心理实验报告范文 下载本文

1.519,P=0.145 0.05。即虽然后测成绩对于前测成绩来说略有提高,但依然差异不显著。

显著,练习可以提高被试的画线准确性。 2、 有无反馈对画线准确性的影响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在后测的成绩中,误差平均数差异显著。这是由于不同的实验条件造成的。对于反馈组的被试来说,在80次的练习中,每当他们画完一条线时,主试就会及时的告诉他们是 长了 、 短了 ,还是 正好 ,这样被试就能够根据主试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他们下次所画的线的长短,这样经过主试的不断反馈和被试的不断摸索,画线的准确性就提高了。

相反,对于无反馈组来说,虽然他们也进行了80次的练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画线,而得不到准确的关于线段长度的反馈,因而在进行了80次的练习之后,成绩依然没有显著性的提高。

总体来说,本实验结果验证了预期的实验假设。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实验过程中,镜框不能全部挡住被试的视线,主试在测量线段的过程中不小心脱口而出被试画线的长度。另外,由于主试不是同一个人,因此主试的指导语、语气以及对被试的要求的不同都会对被试产生影响。由于实验是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的,因此其他组提前完成实验会给被试带来焦虑的情绪,另外,其他组的被试的提前完成会产生说话等嘈杂的环境。所有这些严格来说都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就是被试的同质性问题。在40名被试中,有几位在先前有过绘画方面的训练,这样的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

第 5 页 共 11 页

四、讨论

1、 练习对画线准确性的影响

本实验发现,在进行80次练习前,被试的误差平均数显著高于练习后的被试误差平均数,说明练习对被试画线的准确性效应

五、结论

1、练习可以提高画线的准确性;

2、无反馈组的画线准确性的成绩提高不显著,反馈组的画线准确性的成绩提高显著。

参考文献

邢淑芬,俞国良,林崇德..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失败后的影响效应.心理科学,34:

1079 108 4.

心理实验报告范文3: 彩色视野及盲点的测定

1.教学目的 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野计

实验程序 2 1 准备工作。

2 1 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单眼罩。把视野图纸放在视野计视野计上相应的地方,学习在图纸上作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上下方位相反。

2 被试用右眼罩招右眼遮起来,把下巴放在支架上,调好距离。眼睛与支架靠近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被试用左眼注视正前方的白

第 6 页 共 11 页

光点。要求被试发现视野中彩色出现或消失就报告,被试视线要始终注视视野弧正中的白点,要求只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彩色光点是否出现或消失。

2 l 3 测定过程中,视野弧的位置可分别为900、450、1350和1800等不同角度。

2 2 正式实验。

2 2 I 主试将视野计弧轨故到水平位置上.把一个红色刺激点投在弧轨右边靠近注视点处,主试将红色刺激由内慢慢向外移动,直到被试看不到红色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位置记下来,然后主试再把红色刺激从员外例向注视点移动到被试刚刚看到红色为止,记下刺激所在位置的角度,取两次的平均致,在视野图纸上图点。还有一点应注意,当进行右边实验时红色刺激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时,会出现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就是盲点的位置,将盲点位置也记录在图纸上。

2 2 2 再把视野弧轨放到下列位置测定红色视野的范围: 900、450、1350以及其他不同角度。

2 2 3 按上述测红色视野的程序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助视野范围。

2 2 4 每个颜色做完一种角度位置后休息2分钟,注意每次休息后头部的位置要前后不变。

3.结果

把各彩色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画在一个图纸上。 4.讨论

第 7 页 共 11 页

4 1 各种彩色视野大小次序如何排列?盲点在视野及视网上的位置及大小。

4 2 彩色在视野消失前有何变化?

4 3 彩色视野是否固定不变?它依哪些条件而变化?

附送:

心理教师工作计划

心理教师工作计划

本学期担任初一的心理老师,为了能让教学更成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工作方面

1.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好本学期以下教学内容:

第一章 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第一课 一切从 新 开始;第二课 结识新伙伴;第三课 走近新老师 第二章 学并快乐着 第一课 记忆攻略;第二课 专心必胜技;第三课 学习永动机 第三章 与自我对话 第一课 这就是我;第二课 做个最好的自己;第三课 学会整治自己的草地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第 8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