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矿一策 下载本文

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位于xxxxx县城160°方向,直距28.7km,行政区划隶属xxxxx营山乡xxx村一社所辖。

区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从矿区向东行6.5km至麻城接大(方)纳(溪)公路(321国道),由麻城向北行50km至xxxxx城接隆(昌)黄(桶)铁路xxx站。从xxxxx城向北行108km至泸州接隆(昌)纳(溪)高速公路和长江航运;向南行120km到贵州大方县城与贵(阳)毕(节)公路相连。由xxx向南延伸至贵州的隆(昌)黄(桶)铁路和川黔高速公路,经过矿区的东侧,将成为今后矿内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交通较方便(见插图1-1)

三、井口地理坐标

井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1′56″,北纬27°56′09″;经纬坐标:x= 3091521,y= 35552371。

四、证照情况

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主整合矿井(xxx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矿井属民营合法煤矿,“六证”中四证齐全有效,其中煤炭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许可证待办,详见表1-2

表1-2 证照名称 采矿许可证 煤炭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 营业执照 矿长资格证 矿长安全资格证 证照编号 xxx 待办 待办 xxx (煤B)xxx (煤A)xxx 发证日期 有效期 发证机关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 / 四川省泸州市工商局 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0年8月 2012年8月 / / xxx矿 / / 永久 2009.12 2009年2月 2012年2月 2009年2月 2012年2月 五、标准化及安全高效建设情况

按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川安办【2008】73号文《关于推进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实际,以煤炭资源整合、技改扩能建设为契机,切实抓好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小煤矿,要大力推广采掘机械化作业,提高工效,实现减头、减面;对煤层生产能力较高的小煤矿,实现“一矿一区一面”达产的生产格局,力争到2010年实现本地区小煤矿采掘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以上。

(一)、矿井安全高效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目前所批准的3个掘进头中,有2个掘进头即+1160灰岩运输巷和总回风上山采用P-30耙砂机装矸;放水平硐采用人工装矸。

2、风井井口段50米仍为木材架厢支护; 3、巷道喷浆采用干式喷浆机; (二)、矿井安全高效建设方案 1、淘汰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

继续完善风井口支架更换工作,即采用9号工字钢拱形支架,架设后再进行喷浆作业,用砂浆覆盖整个金属支架。

2、严格按照《整合工程初步设计》要求进行采掘头面进行施工,正规布置,达产时最终实现“一矿一区,一区两面两头”。

3、提高采掘工作面积的机械化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工人机械化操作熟练程度,提高采掘工作面的单产单掘效率。

(1)开拓系统完成后,岩石巷道施工装备YBZ-1立抓式装岩机,煤巷综掘头掘配备EBZ-75G型。

(2)提前搞好综掘头的岗位练兵,提高熟练操作程度。 (3)对采煤工作面在运行时装备相关设备,并搞好岗位练兵工作。采煤工作面设备装配列表如下:

表4-1-1 采煤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风煤钻 皮带运输机 滚筒式采煤机 设备型号 数量 单位 使用 备用 合计 台 6 2 1 2 2 1 8 2 1 3 备 注 采面内 采面 采面 DSJ800/2×40X 台 MG80/200-BW 台 SGB420-/22 HDJA-1200 台 刮板输送机 铰接顶梁 单体液压支柱 乳化液泵站 根 1400 1000 2400 2 2 DW/2-300/100X 根 1000 200 1200 XRB2B80/200 台 3、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完善计划(见附表) 六、设计能力及实际生产能力

我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0kt/a,我矿实际生产能力为仍按150kt/a的规模进行建设。

第二节 矿井资源条件

一、地质概况

矿山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P2I)煤系,其上为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2C)、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其下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1m)。矿区位于古蔺复式背斜南翼西段的次级褶曲-河坝向斜北翼东段扬起段,产状变化较大,断裂发育,井田构造属中等偏复杂。

二、煤层赋存条件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有C11、C13、C19 、C24煤层,现依次介绍如下:

(一)、C11煤层

该煤层俗称“大糠煤”。位于龙潭组上部,上距长兴组底界10.68~15.21m,平均13.41m。煤层厚度为0.45~1.23m,平均0.99m。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二)、C13煤层

位于含煤岩系上部,上距C11煤层7.01~10.75m,平均8.66m。煤层厚度为0~1.02m,平均0.73m。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的可采煤层。

(三)、C19煤层

俗称“大炭”、“大花炭”、“白煤”。位于含煤岩系龙潭组中下部,下距C21煤层6.99~15.39m,平均9.61m。煤层厚度为0.35~2.04m,平均0.95m,结构较简单,仅一个钻孔见煤点含夹矸1层,厚0.30m,岩性为砂质泥岩。该煤层属较稳定的大部分可采煤层。

(四)、C24煤层

位于含煤岩系下部,层位比较稳定,下距C25 煤层4.77~7.48m,平均6.07m。煤厚0.60~0.82m,平均0.67m。煤层结构简单,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煤层层间距及岩性特征详见附件《xxxxxxxx煤业综合柱状图》。 三、开采技术条件 (一)、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古蔺复式背斜南翼西段的次级褶曲-河坝向斜北翼东段扬起段,产状变化较大,断裂发育,破坏了含煤层的连续性,井田构造属中等偏复杂。河坝向斜轴线近东西,西起云南省镜向东延伸至井田内,全长约40km,向斜进入井田后扬起,向斜轴被F4断层破坏,井田内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主要断层有F1、F4、F5、F7,其中F4、F5断层对煤系破坏最大,受F5断层影响部分煤系地层缺失变薄,在走向上,20线以北的猫儿山一带,面积约2km2,含煤地层与xxxxx、黑泥井田均不相连,呈零星分布地段,而矿山处于该矿块范围内。矿山范围内南部边界F5断层,使该处煤层受到破坏,局部派生小断层,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倾向北东15~45度。 (二)、煤层底板特征 1、C11煤层

该煤层顶板为深灰色沙质泥岩,含菱铁矿结核。底板为浅灰、灰色粘土,含菱矿结核。

2、C13煤层

该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沙质泥岩,含少量团块状菱铁矿。底板为灰、深灰色粘土岩。

3、C19煤层

该煤层顶板为沙质泥岩、细砂岩。底板为灰、深灰色沙质泥岩,含少量团块状菱铁矿。

4、C24煤层

该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泥岩、沙质泥岩。底板灰黑色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菱铁矿结核。

煤层层间距及岩性特征详见附件《xxxxxxxx煤业综合柱状图》。 (三)、水文地质

该矿以往生产过程中尚未发生突水事故。矿井未开采矿体分布在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内二叠系、三叠系含、隔水层相间出露。矿井以往开采未见有因采矿引起的疏干、渗漏等现象。煤系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长兴组岩溶裂隙水有可能进入矿入;含煤岩系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茅口组岩溶裂隙强含水层水和生产井及老窑采空区积水是未来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未来矿井发生水害主要为采空区积水突水和底板岩溶含水层突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以采空区积水和底板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中等型。 (四)、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及自然发火倾向鉴定情况 历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详见表(表1-3)

鉴定年份 鉴定 气体 CH4 CO2 绝对量 m3/min 1.64 0.54 相对量 m3/min 23.62 7.78 瓦斯 等级 高瓦斯 煤尘 爆炸性 无 自燃发火 倾向性 不易自燃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