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书 下载本文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该工艺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此外如果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

A/A/O法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该工艺是一种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此外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勿需投药,运行费低。该工艺的缺点是除磷效果难以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也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5]。

生物接触氧化法与以上几种工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 BOD容积负荷高,污泥生物量大,相对而言处理效率较高,而且对进水冲击负荷(水力冲击负荷及有机浓度冲击负荷)的适应力强。

② 处理时间短。所以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装置的设备较小,因而占地面积小。

③ 能够克服污泥膨胀问题。生物接触氧化法同其他生物膜法一样,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对于那些用活性污泥法容易产生膨胀的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法特别显示出优越性。容易在活性污泥法中产生膨胀的菌种(如球衣细菌等),在接触氧化法中,不仅不产生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强的优点。

④ 可以间歇运转。当停电或发生其它突然事故后,生物膜对间歇运转有较强的适应力。长时间的停车,细菌为适应环境的不利条件,它和原生动物都可进入休眠状态,显示了对不利生长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一旦环境条件好转,微生物又重新开始生长、代谢。

⑤ 维护管理方便,不需要回流污泥。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剥落与增长可以自动保持平衡,所以无需回流污泥,运转十分方便。

⑥ 剩余污泥量少

通过以上几种工艺的比较并结合设计的要求发现生物接触法最适合本次设计,所以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6]。

10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2.3.1工艺流程叙述

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求对废水的水质及水量进行调节,均衡水质,使其能够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提高处理效果。因此。首先要需要设置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及水量进行调节,均衡水质。废水在进入调节池之前,需先流经格栅池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然后流经初沉池,初沉池是借助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可以下沉,从而与污水分离,初沉池可以去除悬浮物40%~60%,去除BOD20%~30%。初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在流出调节池后污水先经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处理之后的污水再进入二沉池进行再次沉淀,二次沉淀池是整个污泥处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效能与二沉池的设计和运行密切相关,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浓缩两方面的要求,它的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所以,二沉池在活性污泥系统中非常重要,二沉池选用竖流式沉淀池。经二沉池处理后的上部清水进入接触消毒池经消毒后由排水管排出,下部的污泥就进入污泥处理系统,污泥的最终处置有污泥填埋,污泥焚烧,污泥堆肥和污泥工业利用四种途径。该厂的污泥主要是由沉淀池和二沉池产生的,产生的污泥直接经污泥浓缩池和脱水间进行浓缩脱水,然后将泥饼外用。

由于本次设计水量较小,工艺流程简单,主体构筑物少,运行较为灵活、稳定性好,基础投资省,运用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2.3.2工艺流程图

设计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1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图2-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2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3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3.1格栅

格栅是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7]。

3.1.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810m3/d=33.75m3/h=9.375×10?3m3/s 设栅前流速v1=0.7m/s,过栅流速v2=0.9m/s 设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b=20mm=0.02m 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3污水 格栅安装倾角α=60°

3.1.2设计计算

1.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Q?B1v1max2 式中:Q3max——设计最大流量,m/s; B1——栅前槽宽,m; v1——栅前流速,m/s。 则栅前槽宽

B2Qmax2?0.0093751?v?10.7?0.16m

由经验得:h?B12?0.162?0.08,则栅前水深为h?0.08m。 2.栅条间隙数

13

3-1)

(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n?Qmaxsin?bhv2

(3-2)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格栅倾角,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这里取60°;

b——栅条间隙宽度,中格栅间隙宽度是10~40mm,这里取20mm; h——栅前水深,m; v2——过栅流速,m/s。

则栅条间隙数

n?Qmaxsin?bhv?0.009375sin60?20.02?0.08?0.9?6.1 取n=7 即栅条间隙数为7 3.栅槽有效宽度

B=S(n-1)+bn 式中:S——栅条宽度,m; n——栅条间隙数,个: B——栅条间隙,m。

代入数据得:B?S(n?1)?dn?0.01?(7?1)?0.02?7?0.20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1?B?B2tana 1式中:B——栅槽有效宽度,m;

B1——进水渠道宽,取B1=0.1m;

?1——其渐宽部展开角,一般采用20°。

代入数据得:L11?B?B2tan??0.2?0.1?0.14m

12tan20?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14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