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评析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评析

作者:姜永均

来源:《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04期

摘要 就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与往年试题简要的比较。

关键词 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试题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2010年是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的改革之年,无论考试的形式,还是命题的方式,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变化。首先,全国竞赛委员会取消了各省分会组织的实验考试,代之以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以此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素养。其次,联赛试卷只采取不定项选择题一种形式,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与多选混排,每小题只标明分值,不标是否单选或多选,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试题客观性增强,难度进一步加大,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要求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下面就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与往年试题简要地比较,愿与大家切磋交流,以期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有更好的针对性。

1 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知识点分布

全卷120题共160分,分为四个部分。具体知识点分布见表1。

2 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主要特点

2.1 题型独特,覆盖面广,结构稳定

自2000年以来,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其次为多项选择(类似的也叫多重判断);较早的时候还有过是非题、填空题、连线题等。曾经最让学生畏惧的是2000年和2002年的“是非题”,因为答题要求是:答对的得1分,错误的扣1分。说白了,判断错误是要倒扣分数的,因此也曾有人这一项得0分。2010年一改以往的命题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卷就一种题型——“不定项选择”。单选与多选混排,每题标有分值,全卷3分题共2道;2分题36道;1分题82道。其中1分题不一定是单选,如第34、54、105、106、109这五道题。2分题也不全是多选,如第72、82题。只有3分题全为多选。因此,这就需要考生比往年有更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否则就很难在竞赛中胜出。 覆盖面广是生物学联赛由来以久的特点,同时也成了生物学联赛的一大难点。正因为如此,一些中学生将生物学联赛视为畏途。通过表1,不难看出,在高中生物学的基础上,考生必须对大学基础课程有广泛涉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动植物生理等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较为抽象,部分内容不适于自学,通常需要教师适当的辅导、点拨才能理解。生态学、生物进化学、动物行为学、生物系统学等,相对而言有较强可读性、可自学性,但每门学科都有二个独立的体系,参加联赛的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不仅对学生,同时对辅导教师来说都是难点:此外还有时间上的矛盾,参加生物学联赛的中学生,他们只是用课余时间来发展自己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其主要任务仍然是课堂学习。或许是考虑到这些因素,2010年的生物学联赛试题中对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常常“点到为止”,在能力上没有提更高的要求,如第2题对钠钾泵的考查;第3题对溶酶体酶的考查;第5题对核小体中组蛋白的考查;第6题对质子泵的考查等,差不多都在识记水平。尽管如此,仍然需要考生在这方面有大量的阅读、理解、训练和积累。

试题结构稳定,体现在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分布、比重相对平稳。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中,所占例比超过10%的科目与前两年相当:遗传学17%、植物生物学16.2%、生态学14.4%、动物生物学13.8%、生物化学10%。以上五个科目总比例超过了70%。因此表面上看,试卷的组成很庞杂,但实质上重点突出,整体结构稳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兼顾高中生物基础,渗透实验能力考查

“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可参考高校普通生物学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低于全国竞赛试题。”(这是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通知中关于考试范围和难度的表述。)统计发现属于高中生物学范围的试题共14题,分别是第4、8、16、18、20、24、25、26、34、35、70、78、91、100题,其中第8题2分,第20题3分,其余分值都为1分,共17分,占全卷10.6%,这与许多中学生和辅导教师所期待的比例仍然有很大差距。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的试题比例的增加,或许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不仅因为来自中学方面这样的呼声较高,更因为适度的降低门槛更利于竞赛工作在中学的开展。

实验题在前两年加起来总共才3题:2008年第59题,考查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最小生物;2009年第36题,考查在蛋白变性与复性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技术;2009年第44题,考查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而2010年生物学联赛试题中实验笔答题有第18、20、22、23、24、25、26、27、34、35、48、50、56、57、58、59、62、63、70、71、72、77、80题,共32分,占全卷20%,其中中学生物学实验共2分。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取消了各省分会组织的实验考试,但其本意并不是要削弱实验在竞赛中的地位。不少试题如果不是亲自做过,很难顺利地得到结论。如:第56-59题,围绕环毛蚓的解剖设置了系列问题,亲自动手做过解剖的学生,答题正确率一定会远远超出纸上谈兵的学生。因此,未来的生物学联赛准备过程中,动手实验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切不能以背实验替代做实验。同时,加强联赛中的实验考查,有利于促进中学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为有志于深入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关注生命科学进展,联系生产生活实践

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成果、新技术对当前人类的生产实践及未来的社会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学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好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当今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具有良好导向作用。 2010年生物学联赛试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及生命学科进展的试题有第11、28、29、31、44、47、77、105、106、107、110、114题,共16分,占全卷10%。其中第105、110题,都是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端粒和端粒酶”作背景材料的新情境题,在近年高考中也常有这一类的题目出现,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的进展,同时灵活运用所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31题考查有关2009年中国颁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在展示我国转基因技术新成果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第28题考查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贴近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第106、107题分别涉及HIV的特性以及乙肝(HBV)的传播途径,在知识考查的同时渗透健康理念及生命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