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ppt: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ppt: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ppt: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按文章不同内容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按文章不同内容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是作者赵丽宏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个表演杂技的顶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为什么会使他常常想起?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顶碗少年》这篇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
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内容,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ppt: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变会突然在我尔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2.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出示ppt: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四、学习写法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4次)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
(这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 4.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五、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虎口藏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读词
纳塔利威廉 (1)指名读 (2)出示:疲惫不堪 (3)指名读
(4)疲惫不堪什么样?
(5)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 (6)出示ppt(句子):
“纳塔利,你父母呢?” 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过读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
1.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
卷。
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这部分写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枪走被调了包的胶卷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写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纳塔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抓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1.浏览全文,“塔莉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
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塔莉玛的动作、心理,仔细读读,谈谈体会。 3.小组分角色朗读 (二)朗读体会
1.分角色小组内练习
2.小组汇报,全班同学中你认为谁读得好,为什么?(评读) 3.指导后练习朗读 4.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拓展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四、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