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作者:杨继权
来源:《教师·上》2010年第04期
摘要: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亮点,在唐诗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而作为边塞诗歌代表的高适、岑参,其边塞诗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他们用各自的诗风共同推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他们边塞诗的风格特点的不同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气骨遒劲;瑰丽奇彩;夹叙夹议;寓情于景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隋朝到盛唐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对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一方面在于统治阶级对于边塞诗的重视;另一方面,部分仕途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加之“入幕制度”的刺激,导致边塞诗日益繁荣起来。 日益繁荣的边塞诗,其内容丰富多彩,格调高亢激昂。内容上主要以描写边塞风光、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及抒写边塞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塞将士思乡的情思等。且人数之多,作品数量之盛实属罕见。在所有的作家作品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首推高适和岑参。 高适与岑参,其二人堪称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开创者,他们的诗内容丰富,风格豪迈悲壮。但在这豪迈悲壮的风格中,高适的诗“多胸臆语,兼有风骨,故朝野通赏其文”(殷璠《河岳英灵集》),“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这主要体现在:
一、高适诗气骨遒劲;岑参诗瑰丽奇彩
高适的诗继承了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在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是铺陈对比、直抒胸臆,诗作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比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再如《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意境雄浑深远。还有对战士勇往直前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句子,都可以从中看出其诗中还保留有汉魏风骨的遗风,足见其诗气骨的遒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岑参诗风格瑰丽奇彩,这点是高适诗之所不及的。自岑参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阔。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导致其诗风格带有瑰丽奇彩的浪漫色彩。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一开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一个“即”字,传出其惊喜好奇的诗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写冬景,把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紧接着四句写奇寒中将士对雪威力的感受:“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都是诗人诗风瑰丽奇彩的表现。特别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更是令人叫绝。
二、高适诗多夹叙夹议、朴实直书;岑参诗长于描写,寓情于景
高适的诗歌,在写法上大都夹叙夹议,朴实直书,直接流露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比如在《燕歌行》中,全诗以浓缩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完整的战役过程。最后以议论“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谴责了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了战争失败,使得广大士兵受到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从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再如《封丘作》中,诗人原本希望能得到皇帝的重用,却不料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于是大失所望,发出了“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的感叹。全诗朴实直书,揭示了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入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思想情感。 相比之下,岑参的诗歌在该方面却擅长于描写,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景的描绘之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在他的长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他一开始就在诗中展现了一幅边塞雪的奇丽奇寒图,为友人武判官归京的送别,营造了一个冰天雪地、愁云惨淡的世界。并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融在雪景之中,直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还在雪中久久伫立、依依不舍。在《山房春事二首》(其二)一诗中,为进一步体现自己的怀古、吊古之情,也同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梁园日暮乱飞鸟,极目萧条三两家”,让人感觉到梁园的衰败与萧条,从中也感悟出作者那种怀古、吊古之情的伤痛与凄楚。
三、高适的诗风荡尽了六朝的艳丽;岑参的诗风却融汇并吸收了六朝以来的成就,显得奇情异彩
诗歌发展到六朝,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藻华丽,诗风繁缛。关于这点,当时的陆机在《文赋》中有所强调:“或藻思绮合,清丽芊萌。炳若缛绣,凄若繁弦。”如他的《拟西北有高楼》:“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思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显得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可以说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之作。
纵观高、岑之诗,在高适的诗歌中,华丽藻饰的诗风已经荡尽,从中再也找不到这种辞采艳丽的痕迹。相反,在岑参诗歌中,他融汇并吸取了六朝以来的这种华丽辞藻的成就,并把它运用于诗歌之中,显得奇情异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极力渲染了边塞雪的奇丽奇寒,辞采艳丽,展现了一幅美丽如画的边塞雪景。还有“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凉州馆中与诸判官野集》)等都展现了这一特色。对于这点,是高适在诗歌中所不及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高适与岑参的诗歌中,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一个善于“主理”,一个善于“主景”,他们共同开创了唐代边塞诗歌的先河,铸就了唐代边塞诗歌的丰碑,从而推动了唐代边塞诗歌的发展与进步,使唐代的边塞诗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县林泉镇野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