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三)童话或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考点一: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题格式:这个故事讲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直接获取法。有的文章直接点明故事所讲的道理,这种文章只需要找出中心句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出来。
1)文章题目直接点明。如《诚实花》《汉字与凝聚力》,题目已经把文章的关键思想提取出来了。
2)题目没有写出来,但是文章中有总结性的语句,需要读者找出来。
如: 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声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声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确呀!”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罗嗦呀!” 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声争吵,他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还不懂吗”
1.标点符号争吵的原因是 。(1分)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3)有写文章用选择题的形式提问,认真比较选项就能理解文章道理。
2.抓取关键词法。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文中的关键词语透露了文章要说的道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暗示着道理。
如 : 奇怪的花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怒吼着。一天早上,一个小女孩拿出一块糖,她刚把糖纸剥下,“呼”的一声,糖纸被刮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光秃秃的树枝,也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的变成一朵花了。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理也没理它。糖纸故意
扭了扭身子,做了个优美的动作,可金丝雀还是没有理睬。
“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说着,又扭了扭身姿。
金丝雀这才歪过头来瞅了它一眼:“你不就是一张破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
糖纸又生气了:“我原来是一张糖纸,可是飞上了树梢,就不是糖纸了。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冬天里一朵奇怪的花。”
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枝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烦地说:“我才不那么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你就是一张破糖纸嘛!”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了树梢,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些天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 1.从短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糖纸自以为是,感觉良好,用“_____”划出有关句子。 4分 2.人们为什么觉得那张糖纸就是一朵奇怪的花4分
3.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分
3.对比结果法。文章往往会有两个角色a和b,他们有相反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往往结局好的角色的行为就是文章的道理。假设a好b不好。 格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a的结局,就要a的行为不要b的行为。 如:《成为一颗珍珠》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珍珠的结局),就要不畏艰难困苦地努力(珍珠的行为),不要害怕付出而停止不前(沙粒的行为)。 4.观点转变法。主人公一开始抱着一个观点去做事情,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观点,改变后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道理。
如: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5.关键人物点明法。文章中几个角色为了某件事争论或者比赛时,最后会有一个角色出来说了一句话而结束了这个争论,这个角色说的话往往就是文章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如下面文章中白杨树说比一比保护森林的贡献,一开始得意的画眉鸟就不唱歌了,说明画眉鸟在贡献方面比不上啄木鸟,那么长得好看唱歌好听也不能赢,告诉我们要关心对人类的贡献而不是自身的美丽。
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得意。 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 “我们再来比赛……”
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睛,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 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
1简要地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谁赢了为什么(2分)
6.绘制思路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很多角色,而且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发生故事的文章。方法是按照情节发展绘制思路图,从中找到各个角色的关系。往往最后得出的问题答案就是文章的道理。 如《谁最伟大》。
6.综合法。即结合以上方法,首先看标题,接着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绘制故事发展
思路图,最后得出答案。
考点二:某个角色说某句话或者做某件事的原因。
这种题其实也属于问寓言故事的道理,只不过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在说明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