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结绳,画线这么原始的方法记事,真有趣。

学生2:我发现古时候的字跟它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象,演变到今天就有很多不象了。 学生3: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让世界变的如此丰富多彩。 3.在班级一角展出名家名字:如王曦之的<<兰亭序〉〉让学生欣赏。

3.结合课本65页的图文,请大家谈谈你怎样理解“文字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这句话呢?学生互相讨论,集体交流。 五.我为你骄傲 1.过渡: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让我们后人有幸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

看得远,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他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写下来吧!

蒸汽的力量 活动目的:

1.懂得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意识,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能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 活动准备:

1.电磁炉,水壶。

2.人类原始耕作及蒸汽机出现后工业发展变化的图片及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亲自体验

1.教师:今天,咱们先来动手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看谁最能干,好吗?指名上台,插好电磁炉,烧开水。等到水开时,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还在哪见过这种现象? 学生1:我看到水开时白色的热气往外直只冒,水还把壶盖推的向上跳,水还溢出来了。 学生2:我和爸爸去洗过桑拿浴,那里面好多蒸汽,热烘烘的。

2.过渡:说的真好!大家见到的水开时推开了壶盖的热气;烫衣服时使衣服变的服服帖帖的热气,就是蒸汽。咱们再来看两组画面。 二.图片(影象)欣赏。

1.教师播放二组画面:一组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状况,生产工具,小作坊里的手工劳作场面;一组是18世纪英国法国工业革命时纺织厂,煤矿,钢铁厂里热闹的生产场面,人们的生活场面。

2.学生进行综合对比,说说:这两组画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人们生活有了如此大的改变?你看过反映这期间生产生活场面的影视剧吗?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饱饱眼福吧!

3.小结:蒸汽机的发明是科学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进步。 三.专题讲座

1.过渡:“瓦特”何许人也?“蒸汽机”什么东西?什么原理?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大家的脑子里一定有许多问题要问。别急,今天老师请到了一位工程师来给同学们解决问题了。大家欢迎!有问题尽管问吧!

学生1:请问专家,瓦特,何许人也?他还活着吗?

学生2:蒸汽机是什么东西?什么原理?我一点也不明白。您能说说吗?

学生3:我看见一些电灯泡上都写了60W,40W。这个“W”好象念“瓦”,这跟瓦特有关吗?

专家释疑。

2.推荐学生回家阅读瓦特的故事。

四.小小推销员

1.教师:科学的力量如此巨大。有了蒸汽机之后,它又用到了哪些行业?产生了一些什么新产品?可以带来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要组织一个“现场推销”,要将蒸汽机及其系列产品推销出去。课前,大家都去商场,大街上观看了吗?把你看到的用到活动中来大显身手吧!

2.将全班分成几大组,每组选两名同学当推销员,分卖场进行推销。评选“优秀推销员”和“点子专家”。 五.辩论第一现场

1.教师:是的,蒸汽机发明了,科学进步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隆隆的轮船和飞驰的火车将全球连成一体,使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世界越来越小,社会前进的车轮转得越来越快了。 教师:能具体一些吗?

学生1:蒸汽机发明了,工厂里需要大量的工人,许多人举家迁到城市里了。而这些人也需要生活,带动那里开商店的也多了。

学生2:蒸汽机发明了,出远门就不用骑马,走路了,可以坐汽车,火车,又省时又省力。可是车子多了,黑烟囱也多了。 学生3:……

教师:哦,那时侯是这样的,现在呢?列举身边的事物,说说科技发展为自己带来了哪些便利?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1:科技发展了,汽车火车飞机全有了,我们可以去全国各地旅游了。

学生2:天气越来越热了,可我们不怕,我们都有空调吹了。

学生3:科技发展了确实好,车子多也确实好,可我就觉得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城里的空气没我外婆家空气好!那儿可看不到黑烟,黄水,而且没有交通堵塞,你看我们校门口每天堵的多繁人啦! 学生4:……

2.教师:那就是说科学进步,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弊端是吗?咱们来看看这则报道。(课件出示《山东大学报》的报道。)

科技发展的同时,自然界中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的加剧,社会中人情的冷漠,人性的虚伪等现象也已浮出水面,这使某些人认为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其实,科技是为人所操控,趋利则利人,趋害则害人,关键要看人怎么使用。社会上一些无德之人和群体组织,缺失人文精神,无视人文关怀,为了谋取私利,不计后果,滥用科技,如此一来,诸多负面问题必然涌现出来。而要想建设和谐社会,“人”自身的和谐不可或缺,人文关怀的意识亟待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必须保持和谐进步。“人文精神”的重新介入不仅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重新审视,更是对科技发展的强大扶持,人们也期望着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科技一同前进,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4.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自由组合成正反两方。正方以“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为主题,

反方以“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为主题进行辩论,评出“最佳辨手”。 5.号召同学们给科技局长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局长号召全体科技工作者在开发

新科技新产品的同时,尽可能的考虑减少对人类的危害,造福子孙后代。

6.小结:看来,我们看事物还真得一分为二,连科技进步了这种好事也会给人们带来不便。 六.我的第一本连环画

1.教师:总的来说 ,蒸汽机的发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把历史的车轮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我们应当为它建一个“荣誉册”,让它的芳名留传千古!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美容院,桑拿浴馆,干洗店参观,你一定感受到了蒸汽的力量吧。来,将你知道的蒸汽的特点,用途等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吧。

2.将作品结集,变成《我的第一本连环画》,与他人共享。

电力时代的到来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位科学伟人及其科学成就,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综合比较,体会科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影响。 活动准备:

1.《科学家丛书》

2.学生以电为主题拍摄的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电力摄影展

1.教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拍摄以电为主题的照片,今天咱们来展示一下,好吗? 学生1:这是我拍摄的河东大道夜景,从远处看,这儿就象一条巨龙在飞舞。 学生2:我拍的是东方红广场,这儿草坪灯,照明灯,礼花灯交相辉映,美极了! 学生3:……

教师:真美呀!看来大家都花了心思。那咱们主办一次“电力摄影展”吧!推荐一名“会长”负责此次活动。

过渡:上节课不是讲蒸汽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吗?有了蒸汽机不就行了吗?还要电干什么? 学生1:当然要电啦!它比蒸汽机可好多了。我们现在可离不开电了! 教师:那你说说,电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二.光明使者的故事

1.教师:那电是谁发明的呢?这中间又有哪些故事呢?今天咱们来开一个故事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1:我从《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中知道了电是爱迪生发明的。他经过了一千多次试验,用了几千种不同的材料,终于实验成功。“电”可真是来之不易啊!

学生2:我还知道富兰克林有一次在放风筝时正好碰上了打雷闪电,电从空中传到了风筝上,又从风筝传到了他的手上,他感到全身一阵麻,人们从此开始了对电的研究。

2.教师:那咱们来做一个假设,假如当初爱迪生在发明过程中受挫太多,没兴趣了,中途放弃了,今天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呢? 附学生作品:

尊敬的爱迪生先生: 您真是人类的“光明使者”啊!是您,把我们从昏暗的灯光中解救了出来;是您,让我们的生活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面对失败,永不言弃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我将 不断努力,向您学习,争取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衷心感谢您,您的子子孙孙都会把你铭记在心的。 您的中国小朋友:张英 三.我是一本“电”词海 1.教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电吗?完成课本71页的题目。 学生1:电饭堡,电磁炉,电风扇。

学生2:电冰箱,电脑,发电厂,电力机车 学生3;……

四.发明创造知多少

1.你还知道哪些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法分类写下

来。完成72页的练习。 五.我的小发明。

1.教师:从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发明创造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有小发明或正在研究中的新东西吗?制作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没有?向大家介绍一下,说说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作品送市里边参加“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2.学生在科学老师指导下,完善改进,参加市“小发明小创造”模型,论文,绘画比赛。 五.名人名言大搜索

1.教师:每个科学家都非常了不起,每个科学家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你能把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的故事告诉大家吗?

2.这些科学家讲过一些什么有名的话呢?结合课本73页的名人名言卡片,回家查阅资料,制做成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床头或书桌上,时刻勉励自己。也可以送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或朋友,激励他们接受挑战,勇敢前进。 六.写读后感

看了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后,你学到了什么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呢?写出读后感,评出优秀文章,向作文社投稿。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外著名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热爱文学艺术的情感。 2.通过活动,知道一些关于文学艺术的知识,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学生将已阅读过的中外名著列出书单。

2.教师准备一个选自《一千零一夜》的动画故事。

3.以书友对为单位设计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作品意义、作者、创作特色、语言风格、主要内容等),准备简单的发言稿。 活动过程:

一、《一千零一夜》,夜夜都思念。

1.教师:一千多年前,一位海盗英雄的传奇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诞生了。多年来,他是许多书和银幕上的常客。今天,他就要在我们教室里首度登场。他的名字意思是行动与冒险。他就是辛巴达,是横越七大洋的传奇人物。

2.教师播放《辛巴达》的动画片断。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过渡:《一千零一夜》——一本让人夜夜都思念的好书。(板书课题)

4.学生介绍介绍有关《一千零一夜》的资料,稍后教师进行补充。

学生1:我读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个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心,要勤劳善良,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学生2:我把这本书带来了,从这些故事中,我对阿拉伯国家有了一个印象。 学生3:《一千零一夜》还被叫做《天方夜谈》。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二、沐浴书海,香溢校园。

1.教师:有人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米,肚子饿得慌;没有书,世界空荡荡。每一本好书,都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脚印。而每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都是人类文明的甜美果实。你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介绍给大家吗?

2.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名著。

学生1:我向大家推荐的是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因为我特别佩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喜欢《火烧赤壁》那个故事,所以我要推荐给大家。

学生2:我看过一本名叫《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主要介绍了鲁滨孙出海以前,出海时遇到风暴,上岛生活28年2个月又19天,以及遇到海上大船回家的事。鲁滨孙那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令我非常敬佩。

3.过渡:大家可以像他们俩一样,找伙伴介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如可以介绍作者、主要内容、受到的启发、最喜欢的情节和人物等,分享自己读书心情;然后,在组内评出“超级书迷”。

5.学生分组交流各自读过的故事并把交流的意见记录下来。 6.小组评选出“超级书迷”,由该同学上台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三、与书籍对话,点智慧之灯。

1.教师:我们的口号是——争当读书宝贝,形成乐读风气! 2.引导学生参看教科书上的范例,了解读书卡。

3.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读书卡:你心目中最精致的读书卡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包括了哪些内容?

学生1:我觉得应该图文并茂。

学生2:除了书上提到的那些,还应该设计一个留言栏,让所有看过这本书的朋友把自己的读后感写在上面。总之,就是制作一张属于大家的读书卡。

4.学生亲手制作一张读书卡。

5.学生互相交流欣赏读书卡,然后将自己的读书卡粘在在班级开辟的“书香满屋”中。 6.推荐两名学生当“屋主”,负责管理和更新“书香满屋”。 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交换各自列出的已读的名著书单,记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名,以后相互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