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题word版 下载本文

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l: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第 27 题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原则有( )。 A.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B.必须采用两级配电系统

C.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D.必须采用“一机双闸”制度

E.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A B C D E

【第 27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A,C

【参考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基本原则。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①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②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③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第 28 题 公路工程施工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主要有( )。 A.一次摊销法

B.分次摊销法

C.分期摊销法

D.差额摊销法

E.定额摊销法

A B C D E

【第 28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A,B,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企业应根据周转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采取合适的摊销方法进行价值摊销。对周转材料的摊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一次摊销法,适用于易腐、易损的周转材料,如安全网等;②分期摊销法,一般适用于经常使用或使用次数较多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跳板、塔吊轨及枕木等;③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次数较少或不经常使用的周转材料,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所使用的定型模板和土方工程使用的挡板;④定额摊销法,适用于各种模板之类的周转材料。 第 29 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有( )。 A.切缝深度过深

B.切缝不及时

C.养护不及时

D.旧路拓宽处发生沉陷

E.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偏大

A B C D E

【第 29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B,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②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因而在临近缩缝处产生新的收缩缝;③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穿越河浜、沟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④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应用下产生强度裂缝;⑤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大;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⑥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第 30 题 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当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有( )等。 A.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土方开挖

B.连续梁桥的悬臂拼装作业

C.边通航边施工的水上工程

D.路面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

E.桥梁加固工程

A B C D E

【第 30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A,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应当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范围。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①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②滑坡和高边坡处理;③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等;④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质隧道、高瓦斯隧道、水底海底隧道等;⑤水上工程中的打桩船作业、施工船作业、外海孤岛作业、边通航边施工作业等;⑥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筑、爆破工程等;⑦爆破工程;⑧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⑨桥梁、码头的加固与拆除;⑩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案例分析题

(共4题,每题20分) 第 31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二: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3.针对事件一,改正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二,改正错误之处。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第 31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需要签订的合同:承包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检测合同、保险合同和劳动合同。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的因素:现场的面积、地形、工程规模、安装方法、工期及机械设备情况等。

3.针对事件一,改正错误如下:在进行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有几套张拉设备时,要进行编组,不同组号的设备不得混合。

4.针对事件二,改正错误如下: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路面不平整病害。 【参考解析】: 第 32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

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第 32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 1.第(1)条不正确。

改正: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 第(2)条正确。第(3)条正确。第(4)条正确。

2.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如下: (1)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2)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是混合式挖掘法。采用该方法恰当。

理由:混合式挖掘法适用于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本工程中路堑的挖深就很大。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对产生“弹簧土”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或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参考解析】: 第 33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_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16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进场后,项目部与所有施工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一名电工无证上岗,一名装载机驾驶员证书过期,项目部对电工予以辞退,并要求装载机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

隧道路面面层为厚度5cm、宽度9m的改性沥青Ac一13,采用中型轮胎式摊铺机施工,该摊铺机施工生产率为80m3/台班,机械利用率为0.75,若每台摊铺机每天工作2台班,计划5天完成隧道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

路面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的施工。 问题:

1.指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哪些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补充其他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2.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说明理由。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3.按计划要求完成隧道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摊铺机数量。 4.补充项目部还应完成的其他隧道附属设施与交通安全设施。 【第 33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

1.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其他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外协单位和外协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2.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合格。

理由: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为合格。

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处理意见:应予修补,凿除喷层重喷或进行整治。

3.按计划要求完成隧道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每天所需要的摊铺机数量=(1600m×9m×0.05m)÷(80m3/台班×2台班/天×5天/台×0.75)=1.2台≈2台。

4.项目部还应完成的其他隧道附属设施包括通风设施、安全设施、应急设施等。项目部还应完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线、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公路界碑等。 【参考解析】: 第 34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l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一: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图4所示。

图4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逼图

摘要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三: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

1.计算摘要一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

3.结合摘要二,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4.摘要三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第 34 题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

1.路面基层工作的持续时间=36 000m÷450m/d=80d。路面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问=30 000m÷400m/d=90d。

2.因为基层的速度450m/d快于面层的速度400m/d,基层与面层之间逻辑关系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结果为3600m÷450m/d=8d;考虑到养护至少7d,所以STS=(8+7)d=15d。

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15+90)d=105d。 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5所示。

图5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3.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的关键设备包括卸料机和振捣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是压路机和石屑撒布机。

4.摘要三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不能保证进场水泥质量。

理由:没有依据标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检验规则进行取样检定。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