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宜州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人口是其主要的驱动因子,人均粮食、农业人口比重也是重要因子。
张勃等(张勃,毛彦成,柳景峰,2006)以1981-2005年间近25年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绿洲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与自然驱动力。文中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的10个指标综合分析和对比,确定绿洲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阐明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0.501%、17.819%和17.480%,反映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驱动力因子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其中,社会经济驱动力在黑河中游LUCC中起到主导作用自然驱动力相对来说作用较小。
(3)研究状况综述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在一些区域一定时间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与区域的自然属性特征密切相关(Paquette S, Domon G,1997)。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将LUCC的驱动因子分为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该组织认为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有人口、技术、经济发展、政治与经济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Jeanne K, Kasperson R E, Turner B L,1995)。HDP计划(李秀彬,1996)指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六个方面: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经济增长、政治与经济政策、富裕程度和价值取向;它们通过直接因素作用于土地利用,后者包括:对土地的投入、城市化程度、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土地权属、土地利用政策以及对土地资源保护的态度。刘纪远等(刘纪远,邓祥征,2009)通过研究认为LUCC驱动因子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人口变化5个方面的因素。这些驱动因子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层面。在较短时间尺度上,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累积性效应,而社会经济因素对LUCC时空过程的影响相对活跃且易于探测。李玉霞等(李玉霞、杨武年、邵怀勇等,2006)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通过分析他们认为在短期内主要有: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工业的发展、政府政策导向。
7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宜州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课题的相关说明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加快宜州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切实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宜州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目标;为严格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加强宜州市土地利用宏观管理和用途管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宜州市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要,编制《宜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在进行编制《宜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过程中,研究宜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变化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指导中,对土地覆被变化和土地利用的生态和资源效应预测有帮助,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选择宜州市这一小的区域进行研究,能够系统了解自80年代末以来宜州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趋势、过程以及其机理。可以加强大家解决与土地利用和管理有关环境问题与重大资源的水平;建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数学模型,可以定量表达出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段和人口增长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这些成果具有科学决策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宜州市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案导向下空间变化趋势和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从而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资源效应和生态预测,以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2.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
(1)供地档案查询,实地勘察、测量,遥感影像判读。 (2)运用GIS,R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图件编制。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方法: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目标值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
(4)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综合研究→提出发展对策。
8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宜州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2.1.2 其他相关说明
本论文得到“宜州市2005—2020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修编项目”(宜州市政府委托)的资助。
2.2 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东经108o04¢~109o03¢,北纬24o12¢~24o56¢。处北回归线北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中亚热带谷地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归河池地区管辖。东与柳城、柳江两县交界,距柳州市89公里;西同河池市、环江县毗邻,距金城江76公里;南接都安、忻城县,与南宁市相距266公里;北与罗城县接壤,距桂林市235公里。
(2)地形地貌
宜州市地貌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北部为九万大山余脉高暮山山脉,南部为凤凰山之余脉多灵山山脉,其间龙江谷地自西向东横贯市境。总的地势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山脉走向北西,东部山脉走向北东,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根据地貌的基本形态及成因,全市划分为侵蚀构造低山缓坡地貌、侵蚀构造低山丘陵地貌、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岩溶地貌和剥蚀堆积平原。
侵蚀构造低山缓坡地貌分布于市境北部拉稿南东之角水、肯坝一带,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由石灰系下系砂岩,页岩及硅质岩、夹灰岩构成,海拔高度一般为500~750米,高差150~350米,山坡多为植被和残积物覆盖,水系极不发育,仅有个别箱形谷地和伏流,局部有陷落洼地。侵蚀构造低山丘陵地貌分布于龙塘盆地和祥贝、德胜、怀远、同德、庆远等地,其分布面积较广,约占全市面积的30%,海拔高度为50~250米,高差小于200米。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海拔高度一般为200~500米,最高达873米,高差一般为150~300米。据不完全统计,市境内有大小溶洞420个以上,其中以龙头、德胜、北牙、庆远等地溶洞较多。剥蚀堆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庆远及洛西、洛东一带及龙江两岸,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海拔高度120~150米,高差10~30米,地势低平,呈波状起伏,其中伴有岩溶峰林或孤峰。
宜州市境内几乎全为沉积岩,有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其中以石灰岩分布最广。泥盆系仅出露上、中泥盆流,分布于矮山—洛西—怀
9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宜州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远—全村及拉利等几个背斜内。石灰系分布最广,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由浅海相碳酸盐岩及部分碎屑岩组成,分布于黔桂铁路以南和高暮山以北,为碎屑岩相,局部含磷;黔桂铁路以北、高暮山以南为碳酸盐岩相;怀远、德胜一带,以灰岩为主;黔桂铁路以北为灰至灰白色岩夹白云岩及白方质灰岩。二叠系分布于拉浪、龙塘、三岔向斜内,及龙头、拉利、北牙、石别一线近东西间断层南侧。三叠系分布于拉浪和龙塘向斜核部。白垩系零星分布于矮山至洛西一带,拉浪、冲谷及流河等地亦有小面积出露。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河谷两岸及岩溶地区的谷地、洼地及岩溶平原。宜州市境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的盾地部位,由于受东西向构造和山字型脊柱南移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构造线方向总体为近东西向并南突出呈弧形,石别以南则呈南北向。
(3)气候条件
宜州市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夏天长(178天)、冬天短(36天),春秋基本相等(分别为74天和77天),四季不太分明。冬无严寒,冰雪少,夏少酷暑,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温度湿润,光照充足。
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9.6~20.2℃,最热为7月份,历年月平均气温27~29℃,最冷为1月份,历年平均气温9~10.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6.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00~1550毫米。夏季盛行南风,高温多雨,冬半年盛行北风,温凉干燥。全年有风,最多风向为东风,频率为23%,次之为东南偏东风,频率为17%,历年平均风速1.5米/秒。宜州市降霜机会较少,霜期出现集中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年平均霜日7天。
(4)土壤
宜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北沿,其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在此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但碳酸盐岩遍布,各种土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碳酸盐岩的影响,因而成土矿物风化程度浅,淋滤作用不强烈,石灰土及石灰性土广泛分布。
市内土壤共划分为水稻土、冲积土、红壤、石灰岩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6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8个土种。境内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2~4%),全磷、全钾含量多属中等;旱地土壤和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1~2%),全磷、全钾含量多属中等至低量。
(5)水系水文
宜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95条,其中季节性溪流211条,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除都良河注入刁江、永定河汇入红水河外,其他河流均流入龙江属龙江支流。龙江自
10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宜州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西北向东南流经宜州市境内,境内长108公里,年总流量1.22×1010立方米;龙江河主要支流集雨面积在50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9条:临江河(又称下枧河、东小江)、中洲河(又称小环江)、洛寿河、五拱河、大安河、德桥河、泗柳河、中和河、永代河。河流总流域面积16216平方公里,其中市境内流域面积342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93.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25×1010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72.2~822.9毫米,平均为720毫米。
龙江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特点是洪水期集中,洪枯悬殊。龙江出口控制站三岔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1×1010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2.03×1010立方米,最小为5.97×109立方米,变差为3.4倍。多年平均含沙量较小,其变化规律是:汛期大,非汛期小;丰水年大,枯水年小。全流域泥沙主要在降水产流过程中,冲刷地表沙土带入河道而形成。龙江出口控制站三岔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10千克/立方米,最大含沙量2.2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31×106吨,输沙率41.7千克/秒,侵蚀模数77.5吨/平方公里。
2.3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劳动力状况
宜州市境内居住有壮、汉、瑶、苗、水、毛南、仫佬等民族。2008年末,宜州市总人口64.3万,其中农业人口53.4万,非农业人口10.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6‰,全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为110。
2008年,全市社会从业人员共有32.19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4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44个,其中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05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07人。
(2)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十一五”以来,宜州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资源型工业和抓好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2008年,宜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1.33亿元,出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4%,第二产业增加值是16.51亿元,出现上升趋势,同比增长6.88%,第三产业增加值是21.51亿元,出现上升趋势,同比增长6.45%;人均生产总值9820元,同比增长4.79%;财政收入完成5.03亿元,同比增长1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2亿元,同比增长13.7%;社会消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