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下载本文

高一语文第16周背诵篇目默写试题 (完成时间:第16周周二早读)

《寡人之于国也》

一、背诵《寡人之于国也》中“五亩之宅”这一段(P90),默写整段。 二、并完成下列内容。

1.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要想五十岁的人穿上绫罗绸缎就必须 , 。

2.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要想让老百姓有肉吃得做到 , 。

3.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认为应该怎样兴办教育 , 。可以达到 的教育效果。 4. 孟子认为,实现 , 就意味着成就王道。

(完成时间:第16周周四早读)

《劝学》 一、背诵《劝学》全文,并完成下列内容。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3.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5.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 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1

(完成时间:第17周周二早读)

《劝学》

一、背诵《劝学》全文,并完成下列内容。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2.荀子《劝学》中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形象的比喻作论证,进而推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参省才能达到“ ”的境界。

3.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 , , , 。

4.荀子《劝学》说:“ ,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5.荀子《劝学》“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7.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完成时间:第17周周四早读)

《师说》

一、背诵《师说》全文,并完成下列内容。

1.《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 ,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5.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2

“ , 。”

6.《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7.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 ”。

(完成时间:第18周周二早读)

《师说》

一、背诵《师说》全文,并完成下列内容。

1.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3.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 ”。

4.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 5.“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 , ?

7.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周周二早读默写答案 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 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

3.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