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201111209(发送) 下载本文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预埋贝雷片,安装预埋件;便桥桥墩应优先使用钢管桩搭设,对于有覆盖层的河床,钢管桩的入土深度 应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对于无覆盖层的河床,采用复合桩基形式,先安放符合桩基护筒,钢护筒随冲击 钻跟进 2m,钢护筒中浇筑混凝土,钢管桩插入钢护筒中的混凝土内,确保复合桩与河床有效锚固。

(4) 桥面高度不低于上年最高洪水位,桥头设置超限标牌,桥面设高 1.2m 的栏杆扶手,栏杆颜色标 准统一。

3) 应组织专门的便道、便桥养护队伍,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

4) 便道、便桥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一般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

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设计应实行分级审批,经审批签发后,方可进行建设。未经设计 或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制作的大型临时设施,不得组织验收和投入使用。

5) 施工便道、便桥建设验收见本书第三部分有关表格。

4.7.3 施工便道、便桥标示标牌

1) 根据施工便道与建筑物、城市道路等的关系,在转角、视线不良地段需设置警示装置或可视镜。

(1) 施工便道、便桥应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牌。便道路口应设置限速标志,施工便道与建筑物、城市道 路转角、视线不良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跨越(临近)道路施工应设置警告标志,道路危险段设置“危险 地段,注意安全”等警告标牌(图 4.7.1)。

图 4.7.1 警告标志牌

(2) 施工现场(站)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拐弯处应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并设置防装墩、防装柱等防护 措施;在便道的施工侧设置里程标和半公里标;在便桥桥头前进方向右侧设置便桥标识牌。

(3) 各施工便道从起点起依序编号,设便道标识牌于路口处。标识牌按照 800mmx600mm 尺寸制作, 蓝底白字,标明便道序号、方向(通往 XX),陡弯段里程等内容。

2) 在跨越河道便桥,要根据计算的承载力合宽度设置限高、限重、限速标志牌。便桥两侧设置防坠护

栏,其高度符合相关要求。

4.7.4 安全文明施工

1) 利用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承包人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

和修复。

2) 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将施工便道及便桥予以拆除。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订好协

议,否则应予以复耕或对河道进行清理。

(1) 不受洪水、泥石流和台风威胁,避开塌方、落石、滑坡、危岩等地段。 (2) 避开取土、弃土场地。

(3) 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并与通信线路保持一定距离。

24

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二部分

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第一篇路基工程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5 一般路基施工

5.1 挖方路基

5.1.1 土质路堑开挖

1) 施工工序(图 5.1.1)

2) 施工要点

图 5.1.1 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

(1) 应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截水沟应与排水系统连接顺畅,确保水流通 畅。

(2) 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作为弃方按相关的 规定处理。

(3)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路堑开挖应严格按,设计图进行, 坡面一次性成形,且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4) 在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技术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在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 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同时,应采用测量仪器对已开挖的坡面进行复 核,以确保开挖坡面不欠挖、不超挖。

(5) 进行路基开挖时,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时,应及时按规 定报批。边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

(6) 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应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 上预留至少 30cm 厚的保护层。

(7) 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高程,应预留因路床基底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

(8) 路床施工前,应先开挖排水边沟,防止边坡雨水危害路床部分;路床需要换填时,应按设计要求 进行,其压实度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指标要求。

(9) 当路床土含水率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盲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 床填料除应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10) 路床表层以下为非适用土、含水层、不满足 CBR 值材料或整理完成的路槽测试弯沉值不合格 时,应换填符合路基强度的土。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 80~100cm,并应分层回填压实,且 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11) 填挖交界处应挖台阶与填方路堤相衔接,台阶宽度不宜小于压路机碾压宽度,路床顶面衔接长 度不宜小于 5m。

(12) 弃方运至弃土场并按规定处理。

(13) 土方路堑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结合土方调配距离,选用安 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14) 雨季施工地段,应做好防洪、防水、排水工作。对土质渗水路堑、截水沟、排水沟应及时铺砌 或采取其他防洪措施,保证边坡稳定,起到排水防洪的作用;对施工人员应配备雨季作业劳动保护用 品,并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和防洪抢险教育。

(15) 冬季施工,应制订冬季施工计划,严格按冬季施工要求执行,并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组织员 工接受教育培训,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和安全;路堑开挖至路床面 1m 时,应停止开挖,做好临时排水 沟,在表面铺松土保温,待正常施工时,挖去其余部分。

3) 质量控制

26

一般路基施工

工程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实测项目质量,应执行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规定的要求。

5.1.2 石质路堑开挖

1) 施工工序(图 5.1.2)

2) 施工要点

图 5.1.2 石方爆破施工工序

(1) 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层产状和施工环境等确定开挖方案。 石方爆破开挖路基应以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为主,禁止采用大爆破施工;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 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及坡脚预加固技术。

(2) 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应先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边界线外可能受爆破影响的建 筑物结构类型、居民居住情况等,然后制订详细的爆破技术安全方案。

(3) 收集现场数据加以分析,制订最优爆破方案。

(4) 严格检查爆破所需的各种器材。各器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5) 所有爆破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6) 对起爆了顷序和起爆方式要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最佳效果。现场施工时,起爆网络连接要严 格按要求和规范执行。在使用电雷管和导爆索之前要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无质量问题。

(7) 应加强装药过程的控制,严格按设计控制药量,不能少装或多装;间隔段填筑物要均匀;按岩石 粉的自然密度装药,严禁捣实,堵塞的长度按要求安装。

(8) 爆破前,必须检查起爆网络,确保爆破顺序。

(9) 爆破施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测量标定炮孔位置、钻孔、炮孔检查、爆破器材准备、装药、连接 爆破网络、布设安全岗哨、炮孔堵塞、爆破覆盖、起爆信号、起爆、消除瞎炮、处理危石、解除警戒、 石方清运、爆破效果分析及资料记录。

(10) 挖方边坡应从开挖线往下分级清刷边坡,每下挖 2~3m,应对新开挖边坡进行刷坡。对于软质岩 石边坡可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对于坚硬和次坚硬岩石边坡,可使用炮眼法、裸露药包法爆破清刷边坡, 同时应清除危石、松石。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坡率不应陡于设计规定。

(11) 每次爆破完毕后,应及时清运爆破石方;整理完毕应测量路床高程,高出设计高程的要进行铲 出,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低于设计高程的要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级配碎石填平、碾压密实。 边坡的修整,即边坡表面的破碎岩石要全部清除掉,按设计要求进行刷坡。

(12) 石质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时,可设置渗沟进行排导。渗沟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宜小于 30cm,横坡度不宜小于 6%。

3) 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实测项目质量,应满足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

5.2 填方路基

5.2.1 填土路基

1) 试验路段

(1) 在填方路基开工之前,应进行路堤的试验段施工。

(2) 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填筑施工路段时,应打网格,均匀卸土,用 推土机按设计松铺厚度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土方摊铺后应用平地机整平,形成路拱,经测定厚 度后,在最佳含水率时进行碾压。

27

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3) 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在碾压过程中,测定并记录不同阶段路堤土方密实度及碾压 后土层厚度,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4) 试验路段完成后,应对试验路段施工进行总结,以确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参数:

2) 施工工序

路基填筑施工工序见图 5.2.1。

3) 施工要点

图 5.2.1 路基填筑施工工序

(1) 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质填筑路堤时,其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压实含水率 ±2%之内。

(2) 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原则 上不超过 30cm;若工程实际填筑厚度需要超过 30cm 时,应根据试验确定,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路 床顶面最后一层填筑,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3)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 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确保路基修整边 坡后路基边缘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 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 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筑一层,经过压实并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

(5) 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按设计要求挖台阶,台阶宽度应满 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同种填 料层累计总厚不应小于 0.5m。

(7) 土方路基压实度由灌砂法测定,并按试验路段测定的工艺施工。零填路基上下路床 0~80cm 范围 内的压实度不应小于 96%。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后再压实,使其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8) 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应设置截水埂。截水埂应开口设置临时排水沟,其间隔不得大于 50m,临时排水沟采用机砖砌筑,以免冲刷边坡。

(9) 路面底面以下 30cm 必须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进行填筑。

(10) 高填方路堤需依据规范进行专项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按设计有关内容处理。

(11)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分层填筑的各层间应平整,符合平纵坡要求,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