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ERP系统软件及应用现状的比较分析范文 下载本文

WORD完美格式

一、国内外ERP系统软件与应用现状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外ERP系统软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ERP系统市场现状

ERP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短短10年时间内,它很快就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并为许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此后,美国掀起了一股ERP热潮,ERP很快超越MRPII(制造资源计划)而成为市场的新宠,大批公司争先恐后地实施ERP项目。目前,FORTUNE500中有80%的公司已经实施并使用了ERP系统。

从国际的情况来看,据美国权威市场预测研究机构AMR Research宣布,1998年全球ERP市场总、收入达148亿美元,全球ERP市场在近5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到2002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20亿,并且ERP的应用范围将从制造业扩展到零售业、眼务业、公共事业、医疗行业等。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MRPII软件以来,MRPII/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已经历了近20年从起步、探索到成熟的历程。近10年,全国对MRPII/ERP项目的累计投资超过8亿元;我国的MRPII/ERP软件行业1995至1997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7%;而1998年增长速度竟高达35%左右(不包括财务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2亿元。但进入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所带来的滞后效应在我国逐渐显现,与大环境发展息息相关的ERP市场也随之受到了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注册的ERP系统的供应商超过30家,其中以利玛、开思、金思维、金航联、北京科希盟、并捷、用友几家的ERP产品最为有名。全国约有700家企业购买或使用了这种先进的管理软件,2000年我国ERP市场的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7亿元人民币,比1999年的3.6亿元增长30.5%,2001年这一增长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中国注册企业约有1100万家,其中10%为大型企业。在南南方省份的企业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采用和购买ERP产品的计划,但中小型企业较少;而北方企业购买ERP产品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正在制定(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计划),国内软件产业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计划到2003年,国产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5%,形成15个以上著名软件品牌。再加上风险投资注入的因素,使得国内商家在成功融资后,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有可能与外资ERP厂家展开真正意义上的较量。 2.国内外ERP系统比较 (1)平台及底层技术比较 ①平台比较

国外软件早期采用的平台有NOVELL、UNIX,采用的数据库技术也有第二代网状数据库,典型的是美国SYMIX及FORTHSHIFT四班)的PROGRESSDBMS。近期采用的平台有NT及新近崛起的LINIX,目前的主流数据库是第三代的关系型数据库,如:微软的SQL SERVER、IBM的DB2、SYBAS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及ORACLE等,还有许多软件采用了AS400平台。这些软件目前都支持主流技术。

国内软件仅有几年的时间,在平台上大多只支持主流,即:SQL SERVER、SYBASE、ORACLE。其中开思公司是独树一帜,由于与IBM的密切关系,他们采用了全套IBM的方案:DB2数据库+AS400平台,这样在基础建设上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底层技术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情况必须一分为二的讨论。一些著名的老牌ERP软件,如:JPOBS(JDEDWARD、PEOPLESOFT、ORACLE、BAAN、SAP)都已有了约20年的历史,虽然产品历经改进,核心代码恐怕会有一些”历史遗留”。还有许多软件是伴随着微软一起成功,采用了新的技术,代表着主流与未来,特别是中小型软件更是如此。至于编程语言,都已采用了4GL(第四代语言)。国内软件除了北京利玛外都是90年代的产物,在底层技术上与国际接轨是勿庸置疑的。 (2)软件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①软件稳定性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历史悠久,产品历经上千家企业、上万个用户的检验;版本更新换代了数次,升级更是频繁,稳定性是经过验证的。国内软件在开发上仅仅经历了几年,系统的稳定性单单靠演示很难看出。因为演示环境都是厂商事先反复验证、万无一失的,投入的数据量又少,而企业实际运作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②软件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一个软件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厂商的影响,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这对软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 国外软件在这方面毕竟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所提供的多种便捷工具使维护量大大下降,经过短期培训,企业的IT人员就能独立维护。国外软件具有与各种专业系统集成的能力,如CAD接口、BARCODE(条形码)接口、CNC接口等。目前这些专业软件仍然是国外软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在高端市场更是独领风骚,他们纷纷对国外知名ERP软件提供支持,甚至优化系统。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工具帮助企业进行维护。在扩展性上对干CAD一般都能支持大众化的软件接口(AUTOCAD,华软CAD等);特别是在财务部分,与国内财政部的要求相符,本身与国内主流财务软件的集成性相对较高,是其明显的优势。 (3)软件模块设计与功能的比较 ①软件模块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模块设计较为简洁、实用,是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再考虑其它辅助模块。所以,有许多知名ERP软件目前在国内主推的模块还是以实现MRPII为目的,其设计思路相当朴实。 国内软件设计是“大而全”的模式,往往涵盖了MRPII以外的人事、薪资等,有的还穿插了OA(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设计。所以,国内软件在模块数上往往多于国外软件。 ③软件功能的比较

国外软件的功能性是有口皆碑的。其功能覆盖了企业需求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外软件在每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个表单或MENU(菜单)内提供充分的选项及配置功能,这样体现了高度的集成性并彻底摒弃了人为的操作;其实施的路线也大多从物料开始,以实现生产计划及成本控制为核心目标。 国内软件也同样提供众多的功能,但其实施的路线往往从财务入手,其重点在于账务处理并扩展到财务分析功能,强调进、销、存功能,在生产上只能部分实现主生产计划,所以也无法精确控制成本。实施成果大多是在于固化目前的管理模式,无法彻底摆脱人工作业,有的软件根本没有BOM(物料清单)或仅有几层BOM的结构,造成企业仍然存在生产计划员。 (4)软件厂商服务与经营模式的比较 ①软件厂商服务的比较

国外软件厂商在服务上以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从售前服务到人员教育、软件实施和客户化以及二次开发都有相应的人员,并互相衔接。服务人员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资深顾问与工程师。在服务中除了教会企业使用软件以外,还额外提供部分咨询服务,如探讨更合理的管理模式等。国内软件在服务上是以企业及相关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以软件运作为目标,企业与软件厂商双方对成功的定义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而非具体的目标。 ②经营模式的比较

国外厂商注重技术、开发及实施成功率,对于自身的商誉远比签约率和利润率更重视。所以厂商一般不会盲目接单,对于实施风险高的企业往往相当谨慎;特别是,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事先为企业提供各种不同解决方案并陈述利弊、提供建议;对于企业的不合理要求会据理力争,重视合作又不轻易在实施原则上妥协;注重双方的资源,不轻易应允企业的要求;重视已签约企业的服务质量,有自己的操作流程,特别注重在售前逐步加深双方的了解,按照SOLUTIONSELLING的模式操作。

国内厂商急于与国外厂商争夺市场份额,对市场及签约率的投入远远超出在技术上的投入。目前大型的ERP发布会及媒体的专栏报道基本上都是国内软件厂商在投入;客户的要求是以能否满足而非是否合理来决定应允与否;过多的承诺导致企业对实施的难度估计不足,同时实施目标的讨论与设定过于简单,缺乏量化指标;易于被动地跟随企业的思路,难以达成一种合作的伙伴气氛。

3.ERP系统的发展趋势

ERP出现后不久,计算机技术就遇到了Internet/intranet和网络技术的热潮、制造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综观全球ERP系统现状及各供应厂商的追求目标,其发展趋势呈现如下四大特点:扩展性、技术先进性、灵活性与网络化。 (1)扩展性

ERP的管理范围更广泛,呈现行业化的趋势,即针对每一行业的特点,提供特有的解决方案。如汽车工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与全球化生产趋势,质量保证体系须遵循QS9000体系,对售后服务有较高的要求。相应地,ERP系统提供产品数据管理、基于规则的产品配置管理、工程更改管理以保证多品种的产品要求;在生产上提供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KANBAN(看板)技术以及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质量管理,以实现满足QS9000要求的小批量全球化生产;同时客户服务管理功能提供产品售后跟踪记录和代理维修商管理。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面对这一情况,ERP在深度上便呈现智能化的趋势。随着软。硬件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环境对智能化提出的要求,目前ERP系统已在智能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将持续发展下去。另外,实施智能化需要有正确的数据,并将这些面向作业的数据转化为面向分析的数据,然后从这些面向分析的数据中提取、分析和发掘其蕴涵的规律。相应地,ERP系统提供了数据仓库、在线分析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及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三项技术来完成提取、分析和发掘这三项工作。 (2)技术先进性

ERP的技术发展目前集中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①ERP底层的技术支撑体系由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技术体系发展。 ③与日益成熟的Internet技术融合。 ③面向对象技术和事件驱动编程的应用。 (3)灵活性

目前,一个新的概念--“业务流程迭代(BPI,Business Process Interaction)”正在全球兴起。这一理论强调企业面对“3C”--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应保持持续不断的改进,因此可称为“持续的BPR(业务流程重组)”。基于这一看法,ERP系统的实施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进程,即使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亦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使得企业在面对新的机遇时,ERP系统可以迅速地支持企业将新的设想付诸于行动。为此,ERP系统正在向具有在实施中及实施后更强的灵活性方向发展。 (4)网络化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迅速增强,ERP系统将向网络化、Internet办公模式靠拢。企业运作流程将有所改变,经由互联网进行采购和销售的比例大大增加,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的联系也逐渐演变为依赖网络方式。届时,“传统 ERP+Web网站”的组合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集成内外网的在线客户交易、电子支付、呼叫中心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应用。

综观ERP领域的上述四大发展趋势,新一代的ERP系统已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集扩展性、技术先进性、灵活性与网络化为一体的ERP系统。它使企业在面对以“3C”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时,能够从容不迫地从ERP系统中获取决策依据,并在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后迅速由ERP系统将决策理念付诸行动。

4.我国ERP系统应用的发展动因 (1)当前企业面临的关键管理问题 ①机制转变带来的断裂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采购、销售等大多由政府控制。从经济的角度看,企业的管理主要是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生产管理,资源配置由政府进行,企业是政府管理下的一个车间或部门,企业与政府形成一个直接闭环系统。当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从直接操作变为间接操作,从以计划为主要手段变为更多地依靠财政、价格、税收等政策调节。政府与企业日益分离,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企业与政府间的直接闭环系统被打破,政府不再承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责任,企业必须更多地或完全地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期,在诸如法律、金融、产业链结构等方面远未完善,加之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布局,出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许多转型期特有的宏观面的困难;另一方面,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企业对市场缺乏全面的认识,在理论上和运作上尚未建立有效的市场闭环系统。决策失误、组织导向和产品导向是常见的现象,极大地缺乏对目标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难以做出正确的产品服务定位和市场策略,经常出现各种“热”,如房地产热、白酒热、彩电热、VCD热等等,导致了大面积结构性的产品积压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排浪经济”现象。 ②买方市场下的企业竞争

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对大多数商品而言,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竞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价格: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价格不可避免地成为关键竞争因素,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

·服务:客户服务从促销手段(如实行三包)变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做好客户服务,能提高商品的品牌忠诚度,保持市场竞争力,不仅能扩大老用户再购买率、促进新用户购买,而且能推动产品的升级和完善。

·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产品不断创新,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产品的差异化,快速反应与多模式生产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更加符合顾客需要的独特的产品定位与发展是企业防止“排浪经济”风险的主要策略。

·营销:以回扣为特征的关系营销和以广告为主导的数量营销先后失去了威力,更加重视客户利益的整合营销已成为今天的潮流。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导向,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整合营销更加重视跨部门跨产品的整合运作。品牌的管理和客户服务是其核心内容,在沟通方式上,强调各种方式(公关、直邮、广告、电话、讲座、展会、Internet等)的整合运用,以期与不同客户(不同需求、不同阶段)建立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沟通,随着Internet的发展,数据库营销方式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③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冲击

今天的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更多的产业、更多的中国企业将与全球公司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不论我们着眼于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事实上我们都面临着国际竞争,要取得国际竞争的胜利,在企业管理方面就必须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