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 (二)建设地址:市XX工业园区81号地块 (三)项目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总用地60850.2m2,道路面积11974.5m2,净用地48875.7m2,绿地7540m2,厂区内道路及停车场9335.7m2。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22088万元。 2、资金筹措:全部自筹。

二、编制依据

?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 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 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 ? 国家和XX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

.

.

三、编制内容

《可研报告》内容涉及该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产品市场预测、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技术、设备及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等方面。《可研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按照《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划分,该项目位于XX市XX区,属第二类第六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37),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该项目必须达到的要求是:投资强度≥3105万元/公顷,容积率≥0.7,建筑系数≥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7%,绿地率≤20%。

该项目总用地60850.2m2,道路面积11974.5m2,净用地48875.7m2,绿地7540m2,厂区内道路及停车场9335.7m2。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序号 1 2 3 3.1 .

指标名称 总用地面积 道路面积 净用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单位 m2 m2 m2 m2 数量 60850.2 11974.5 48875.7 32000 参照指标 正负值 备注 .

综合楼 其中 生产厂房 辅助生产用房 仓库 3.2 3.3 4 绿地面积 厂区内道路及停车场面积 总建筑面积 综合楼 其中 生产厂房 辅助生产用房 仓库 5 6 7 8 9 绿地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用地所占比重 投资强度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 % 1 % 万元/公顷 1000 18000 3000 10000 7540 9335.7 45000 5000 27000 3000 10000 15.43 65.47 0.92 2.05 3269 20 30 0.7 7 3105 -4.57 +35.47 +0.22 -4.95 +164 5层 局部2层 1层 1层 综上所述,该项目指标完全达到要求。

.

.

第二章 项目背景

一、XX市产业规划现状

XX市目前制定的工业“十一五”规划,将计划在未来5年内通过“210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3560亿元”来重振XX老工业基地。2004年,XX市的年财政收入为300亿元,这意味着XX市在未来5年内将吸引超过地方财政收入10倍的工业投资。

2005年12月26日,XX市工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已经成型:即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造,完成主城区老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迁建技改任务,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在该思路框架下,XX市将突出发展做强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计划的投资项目中,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投资的重点,其计划2010年实现的产值分别为1000亿元、2235亿元和1800亿元。

目前XX工业连续27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即使有此增长,XX在工业领域内的投资在近几年仍然低于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因此XX市计划大幅度提升其在工业方面的投入。

该项目建设是符合XX市的产业规划的。

二、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走向

由于新的竞争环境的形成,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全球性汽车产业链

.

.

正在逐步构成一个新型的汽车工业零整关系,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纷纷从整车企业中独立出来,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汽车产业的垂直一体化分工协作模式,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形成了对等合作、战略伙伴的互动协作关系。

根据Ward’sAutoWorld的最新调研表明,以本田、丰田、日产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业在近几年来通过建立起一种以追求团队精神和协调意识,运用战略联盟或外包的形式,加强与供应商和承销商之间合作的新型零整体系显得尤为富有成效。

经由细致的功能与成本比较,研究自身优势所在,或有可能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并集中力量发展这种优势;同时,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企业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去,同时不断寻求能与之达到协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日本企业的做法,摆脱了“纵向一体化”的负面影响,将资源得以外延,借助零部件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的,于是出现了这一新型的“横向一体化”模式。

三、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着自己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一定基础。而且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会,对于本土市场特别是巨大的汽车售后市场的熟悉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一大优势。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零部件行业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研发水平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