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后分章练习题 下载本文

4.分析性复核中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 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 C. 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作最后的审核 D. 确认是否有异常或意外的波动

5.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过多地依赖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是( )。 A. 分析项目不重要

B. 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不一致 C. 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D. 固有和控制风险低

6.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A.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审计的对象而言的 B. 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编制者角度考虑

C. 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采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D. 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B. 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所以为保证审计质量,将重要性估计得越低越好

C. 与规模小的企业相比,规模大的企业的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一般更大,相对值一般更小 D. 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 8.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B.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C.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D.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9.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不包括( )。 A. 前期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已作调整的错报或漏报 B. 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C. 推断的错报或漏报

D. 被审计单位未作适当处理的或有事项

10.审计风险及其组成要素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 A.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B.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 C. 评估的固有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D. 评估的控制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11.评估与会计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 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 B. 会计期间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

C. 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 D. 业务性质

12.如果实质性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风险水平高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那么注册会计师应当( )。

A. 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B. 重新执行符合性测试 C. 考虑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D. 重新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13.当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较低时,实质性测试应以( )为主。 A. 分析性复核和余额测试 B. 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

C. 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以及余额测试 D. 余额测试

14.如果经过实质性测试后,注册会计师仍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到可接受水平,那么应当( )。 A. 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B. 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C. 追加审计程序 D. 扩大审计实施范围

15.在对某一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所须设定的四个策略组成要素中叙述有误的是( )。

A. 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 B. 须了解内部控制的范围

C. 估计控制风险时须执行的符合性测试

D. 为使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适当的低水平所须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计划水平 16.在对下列账户有关认定的审计中,通常采用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的是( )。 A. 预提费用 B. 工资费用 C. 待摊费用 D. 应付债券

17.下列关于主要证实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册会计师在相信与某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良好时,可采用主要证实

B. 在再次审计中往往比初次审计中对更多的认定可能采用主要证实法

C. 注册会计如果认为执行更大范围的程序来了解内部控制和符合性测试所需的成本

大大小于执行更小范围的实质性测试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应采用主要证实法 D. 在受某一交易循环中的某类交易影响的一组认定中,如果对某一认定采用了主要证

实法,那么对该组中的其他认定通常也采用主要证实法

18.下列关于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审计成本比较大

B. 与主要证实法相同,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只是审计单个认定可选用的方法 C. 在使用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安排执行扩大的实质性测试 D. 在使用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计划最少地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审计计划阶段,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 B.评价重要性水平

C.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 D.确定是否要执行符合性测试

2.在编制审计计划前, 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基本情况的方法包括( )。 A.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 B.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C.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 D.询问管理当局和内审人员

3.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关联方的审计程序包括( )。 A.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

B.询问其他注册会计师及前任注册会计师

C.了解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和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的关系 D.了解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和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的关系 4.下述关于重要性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 A.重要性概念是针对审计意见而言的

B.重要性概念是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的 C.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D.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 )两个层次考虑重要性。 A.数量 B.性质 C.会计报表层次 D.账户余额层次

第五章本章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要素中的控制程序包括( )。

A. 组织结构

B. 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C. 内部审计

D.交易授权

2.通常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按( )进行的。 A. 账户类别 B. 业务循环 C. 交易时间 D. 业务程序

3.在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某些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的是( )。

A. 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 B. 注册会计师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C. 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D. 注册会计师审计大规模企业会计报表

4.下列各程序中属于了解内部控制所应实施的程序的是( )。 A. 重新执行 B. 监盘 C. 函证 D. 穿行测试

5.下列各程序中属于符合性测试程序的是( )。 A. 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B. 观察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C.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的运行情况

D. 询问并实地观察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6.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研究和评价,以确定是否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时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 内部审计工作结论的适当性

B. 内部审计人员所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C. 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D. 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7.对控制风险的评价,是为了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