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 3.0技术及发展一览 - 图文 下载本文

PCI-E 3.0标准规范

早在2007年上半年PCI-E 2.0版规范刚刚公布的时候,PCI Express技术标准组织PCI-SIG就准备用两年多的时间将其快速进化到第三代,但是谁也没想到PCI-E 3.0的酝酿过程会如此一波三折,直到3年半以后才最终修成正果。 PCI-SIG主席兼总裁几乎泪流满面:“PCI-SIG始终致力于I/O创新,我们也很骄傲地向我们的成员发布PCI-E 3.0规范。PCI-E 3.0架构从细节上对前两代PCI-E规范进行了极大地改进,为我们的成员在各自领域继续创新提供了所必需的性能和功能。”

在对可制造性、成本、功耗、复杂性、兼容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之后,PCI-E 3.0规范将数据传输率提升到8GHz|8GT/s(最初也预想过10GHz),并保持了对PCI-E 2.x/1.x的向下兼容,继续支持2.5GHz、5GHz信号机制。基于此,PCI-E 3.0架构单信道(x1)单向带宽即可接近1GB/s,十六信道(x16)双向带宽更是可达32GB/s。 PCI-E 3.0同时还特别增加了128b/130b解码机制,可以确保几乎100%的传输效率,相比此前版本的8b/10b机制提升了25%,从而促成了传输带宽的翻番,延续了PCI-E规范的一贯传统。

新规范在信号和软件层的其他增强之处还有数据复用指示、原子操作、动态电源调整机制、延迟容许报告、宽松传输排序、基地址寄存器(BAR)大小调整、I/O页面错误等等,从而全方位提升平台效率、软件模型弹性、架构伸缩性。 PCI-E 3.0规范完整文档现已向PCI-SIG组织成员公布其中详细描述了PCI-E架构、互联属性、结构管理、编程接口等等,但没有公开发表。2012年1月9日,世界上首块PCI-E 3.0显卡Radeon HD 7970问世。

主板上的高速铁路,PCI-E 3.0技术及发展一览

2011-7-28 18:01 | 作者:bolvar | 关键字:PCI-E 3.0,5GT/s,8GT/s,PCI,PCI Express

PCI-E作为电脑中的系统总线,不仅是显卡的数据要通过它,就连我们使用最多的USB、SATA等其他接口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PCI-E总线才与送到CPU中处理的。 目前的主流标准是PCI-E 2.0,不过速度更快的PCI-E 3.0已经箭在弦上,只待主板、CPU和显卡支持到位,那么PCI-E 3.0高达8GHz的速率、32GB/s的带宽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电影《功夫》里的终极BOSS火云邪神说过一句话:“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功夫再高也怕被人一招秒杀。这说明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速度都是决定性因素,对速度有着极度渴求的还有电脑上的系统总线(System Bus)。

系统总线是“是用来连接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的一束信号线, 通过系统总线架起了微处理器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道。”,它的历史悠久,三十年前个人电脑(PC)刚刚问世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但是相比PC部件中的CPU、显卡1-2年就要换一代的发展速度,系统总线的发展可谓龟速,自从IBM于1982主导制定了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以来,只有ISA、92年发布的PCI和2001年发布的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三种标准规范,基本上每隔10年才更换一次架构,目前的主流是PCI-E 2.0,我们能见到的主板上大都会有一个PCI-E 2.0插槽。

PCI-E总线在显卡上应用的如此成功,以至于一提到PCI-E,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显卡,实际上PCI-E更多地是作为系统总线存在的,不仅是显卡的数据要通过它,就连我们使用最多的USB、SATA等其他接口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PCI-E总线才与送到CPU中处理的。

正因为此,主板上PCI-E通道数量的多寡往往成为衡量主板性能等级的重要指标,别看有些主板提供了三条或者四条显卡插槽,但是由于芯片组(或处理器)提供的PCI-E通道不足,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局限。

Intel的Z68还有P67只吝啬地提供了16+8条PCI-E通道 目前PCI-E的主流标准是2.0,下一代PCI-E 3.0标准也公布了很久了,只是相关的硬件还没有准备好,只有CPU、主板和显卡同时支持之后我们才能享受到PCI-E 3.0带来的快感,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先预览一下PCI-E 3.0以及它带来的变化,而且最近也有主板厂商抢先推出了多款PCI-E 3.0主板,到底是若有其事还是徒有虚表,看完本文你就可以知道。

PCI-E 3.0标准是去年公布的,预计今明两年PCI-E 3.0就会开始发力

Tips:由于本文要设计许多速度换算,这里简单交代2个问题,有助于理解文中涉及的数据计算。

1.单位换算:“位(bit)”和“字节(byte)”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了,理论上1byte=8bit,1GB=8Gb,1GBps=8Gbps,还有一个单位是Transfer/s(缩写T/s),这是一个速率单位,在AMD的HT和Intel的QPI介绍中很常见,1T/s与1bps可以看作是等价的,即1B=8b=8T/s。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新的技术标准中,为了防止数据在高速传输中出错而加入了校验码,比如PCI-E 2.0、USB 3.0和SATA 3.0中采用的是8/10编码,每10位编码中只有8位是真实数据,这时单位换算就不再是1:8而是1:10了,USB 3.0的5Gbps速度实际上是500MB/s而非625MB/s,SATA 6Gbps的速度则是600MB/s而非750MB/s。

2.带宽计算。PCI-E的带宽计算与显存带宽(B/s)=运行频率(MHz)*数据倍率*显存位宽(bit)÷8相类似,只是前者公式略微复杂一些,串行PCI-E带宽(B/s)=PCIE时钟频率*每周期数据位(bit)*总线通道数*编码方式÷8,以最常见的PCI-E 2.0 x16插槽为例,其时钟频率为5GHz(通过基准频率和PLL锁相环得到),每周期可传输2bit数据,16条通道,8/10编码,其传输总带宽=5000*2*16*(8/10)÷8=16GB/s。 ◆ 忆往昔峥嵘岁月愁,PCI历史发展简述

在PCI-E之前,PC上的系统总线主要是PCI和AGP,前者负责连接各种外设,如网卡、独立声卡等,AGP主要用于连接显卡,它其实是在PCI标准基础上针对3D应用扩展而来,同样属于PCI体系。

PCI总线之前是IBM制定的ISA总线,初期只是一个8位总线,频率也只有8MHz,后期升级到16位,并最终扩展到32位EISA总线,即便如此其带宽也只有16MB/s-64MB/s,

已经跟不上当时PC发展的脚步了,第一代系统总线标准即将结束。

基于PCI总线的显卡算得上老古董了 接下来登场的是PCI总线,全称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联总线),是羽翼渐丰的Intel公司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之后又联合多家业内大腕如IBM、Compaq、HP、DEC等成立PCI-SIG(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组织,接管了PCI总线及后续规范的制定,成为PCI的官方组织。 PCI总线起步就是32位,之后也有64位版本,预设工作频率则提升到33MHz,此时的总线带宽为133MB/s-266MB/s,带宽相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对当时的I/O设备来说足够了。1995年的时候PCI 2.1又增加了66MHz的工作频率,64位带宽可以再翻一倍达到533MB/s。在服务器领域还发展出一种PCI-X的分支,最高频率提高到133MHz,64位带宽进一步提高到1066MB/s,不过PCI-X是非主流,除了在服务器上发发光之外PC上应用并不多,大多数芯片组依然配备的是33MHz、32位的PCI插槽。 PCI总线时代赶上了显卡的爆发式增长,133MB/s的带宽要在显卡和其他IO设备中共享会对极大限制显卡的性能提升,因此PCI-SIG组织单独制定了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接口)规范,自此显卡开始单干,不再与其他I/O共享带宽。 盛极一时的Voodoo 5就停留在AGP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