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浅谈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励理论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理论概述 1.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起个体内在需求水平;促进个体工作积极性、激发个体内在潜能等。依据激励理论研究视角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它以探究个体内在需求为激励基础,是产生激励活动的个体内在因素。第二,过程型激?罾砺郏?是探究个体产生需求并付诸实践的完整心理活动。第三,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指针对个体实践结果,激励改善个体原本行为,最终提高个体动机行为月与组织目标相契合。

2.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制订相应的激励制度与规范,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客观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自发修正失范行为,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因此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其必要性。

二、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1.激励载体过于物质化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载体多以实物为主。例

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依据成绩名次给予不同物质奖励等。这种物质化的激励方式容易使后进生弱化学习动力,误导学生产生“分数考试分数高于一切”的错误功利价值观,这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2.激励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激励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且更新较慢,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且与中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完全相符,造成激励效果不理想。例如,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激励内容多学习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精神层次的需求:满足友爱与归属的需求、自身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3.激励方式使用不当

教育激励方式包括感情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激励方式应该落实到具体的特定情景中使用。另外,多种激励方式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应用的。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激励方式普遍较为单一,具体表现在:多倾向于物质化激励而忽视了精神情感激励,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化的错误思想;奖励激励多于惩罚激励,有可能导致优生骄傲自满,后进生自卑怯懦。

三、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坚持科学的激励原则

坚持科学的激励原则即依据社会发展原则,突破自身思维模式盲区,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开发其潜能的激励

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结合。使学生的精神满足需求与物质满足需求能够产生相互促进作用。第二,内在激励与外在激烈相互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强制性外在激励的基础之上,激发出源于自身积极主动的内在激励需求,通常内在激励更为稳定持久。第三,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相互补充。个体与群体激励相互结合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集体观念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二者相互促进作用,如满足学生个体利益需求的前提是满足集体利益需求。第四,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互结合。负面激励能够对自身行为起警示作用,从而维护正面激励的成果。

2.了解初中生的需求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其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够成熟,因此思想波动较大,自身需求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为了达到最好的激励教学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具有实践性的激励策略,满足初中学生的合理需求,并将其纳入激励教学活动中。同时应该引导初中学生探寻自身深层次需求。 3.创新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随着文化高速发展初中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改善自身传统教育观念,理解初中生实际需求结构,最终创新并制订多样化的激励教学方式。其具体内容包括注重情感激励、创新目标激励、提倡荣誉激励、树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