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书 - 图文 下载本文

5-1

5.2.2地理单元上图

对于界线范围准确程度(PRCTAG)属性项编辑时,若该对象不是实地勘测划界,而是根据其他的资料编绘形成,填写“概略”;经实地勘测划界,或依据的数据源是通过测绘方法获得且精度符合本次普查要求的,均填写“测量”。 当一个单位院落同时包含学校、医院、政府、社会福利机构等四类单位院落时(如:**学校,为一贯制学校,同时包含小学、初中),行业代码需表示相关分类,用“/”分隔开(如:P8220/P8230);如同一个地址包含了多个单位院落(分别挂牌,如学校与社会福利机构等共用一个地址)时,采集一个定位点且赋不同属性,用“/”隔开。除了此四类单位院落外,几个单位院落共用同一个地址时,一般只需要采集一个点,属性填写行政等级最高或规模最大、最主要单位的相关属性值。

图5-2

5.4 拓扑处理

如图5-3,在制作过程中对底图进行基本要素采集。

图5-3

如图5-4,进行拓扑构面

5-4

5.5生产技术流程设计

因融雪等原因形成的干涸河流或时令河流(上无来源下无去处),结合外业调查数据,编辑时可不表示。

实地宽度小于20m(城市地区为5m)的单线河渠的“WIDTH”属性项应该赋值。当单线河(渠)道宽度变化超过10m,应断开而且记录不同的宽度。宽度大于20m(城市地区为5m)的双线河段、渠段不需记录该属性项。

河流穿越水库、坑塘和湖泊时,则需要采集河流结构线并赋主流线相应属性。如穿越水库、坑塘和湖泊的上游河流为干涸河、时令河,下游为常年河,穿越湖泊的河流结构线与下游保持一致。

湖泊、坑塘、水库等,如果只有上游或下游河流与之相连,沿河流走向按多边形中心线采集河流结构线。

双线河流结构线走向应沿主航道采集,汇入双线河的单线支流与双线河流结构线之间加河流结构线并连接,以保持两者的连通性;延伸部分算作单线支流的结构线。

5-5

正确表示道路的类别、等级、位置并反映道路网的结构特征,通行状况,分布密度以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道路应表示其“是否高架”属性(ELEVT),其中,实地长度大于2km的高架路段根据外业调查情况,按GDPJ03-2013要求录入其ELEVT属性,取值范围为1~4;其余路段的ELEVT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