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克拉佩龙方程用于H2O的液固两相平衡,因为Vm(H2O,1)<Vm(H2O,s),所以随着压力的增大,则H2O(1)的凝固点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2. 克-克方程式可用于( )
(A) 固-气及液-气两相平衡 (B) 固-液两相平衡 (C) 固-固两相平衡
3. 液体在其T, p满足克-克方程的条件下进行汽化的过程,以下各量中不变的是:( )
(A)摩尔热力学能 (B)摩尔体积 (C)摩尔吉布斯函数 (D)摩尔熵
4. 特鲁顿(Trouton)规则(适用于不缔合液体)。
?ΔvapHmTb????(A)21 J·mol-1·K-1 (B)88 J·K-1 (C)109 J·mol-1·K-1 5、在a、b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 )
ααβαβ(A)?α?? (B)??? (C)???ABAAAB6、 100℃,101 325Pa的液态H2O(l)的化学势ml, 100℃,101 325Pa的气态H2O(g)的化学势mg ,二者的关系为( )
(A) m> m (B) m < m (C) m = m
7 、由A及B双组分构成的a和b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p下,物质A由a相自发向b相
转移的条件为( )
βββ(A)?α(B)?α(C)?αA??A A??B A??Bl
g
l
g
l
g
8、 某物质溶于互不相溶的两液相a和b中,该物质在a相以A的形式存在,在b相以A2形式存在,则定温定压下,两相平衡时( )
(A)?α(A)??β(A2) (B)?α(A)?2?β(A2) (C)2?α(A)??β(A2)9、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是( )
(A)?mixV=0, ?mixH=0, ?mixS>0, ?mixG<0 (B)?mixV<0, ?mixH<0, ?mixS<0, ?mixG=0 (C) ?mixV>0, ?mixH>0, ?mixS=0, ?mixG=0 (D) ?mixV>0, ?mixH>0, ?mixS<0, ?mixG>0
10、 稀溶液的凝固点Tf与纯溶剂Tf*的凝固点比较,Tf   16  (A)溶质必须是挥发性的   (B)析出的固相一定是固溶体 (C)析出的固相是纯溶剂   (D)析出的固相是纯溶质  11、若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最大,应选择的条件是(  )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12、25℃时,CH4(g)在H2O(l)和C6H6(l)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4.18×10Pa和57×10Pa ,则在相同的平衡气相分压p(CH4)下,CH4在水中与在苯中的平衡组成(   )  (A)x(CH4,水) > x(CH4,苯) ,(B)x(CH4,水) < x(CH4,苯) (C)x(CH4,水) = x(CH4,苯)  13、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A的沸点、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Tb*、 pA*和mA* ,加入少量不挥发性的溶质形成溶液之后分别变成Tb、 pA和mA ,因此有(  )  (A)  Tb*< Tb, pA*< pA, ,mA*  (C)  Tb*> Tb, pA*< pA, ,mA* >mA  (D) Tb*< Tb, pA*> pA, ,mA* >mA  14、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分别是20.2、9.3、6.9及39.7K·kg · mol-1。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着溶解,欲测定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适宜的溶剂是(  )  (A)萘       (B)樟脑    (C) 环己烷     (D)醋酸  15、在20℃和大气压力下,用凝固点降低法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若所选的纯溶剂是苯,其正常凝固点为5.5℃,为使冷却过程在比较接近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冷浴内的恒温介质比较合适的是(  )  (A)冰-水      (B)冰-盐水     (C)干冰-丙酮      (D)液氨 16、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  )  (A)与溶液的组成无关     (B)介于两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C) 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D)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17、 A和B两组分在定温定压下混和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则有:(  )。  (A)?mixH=0  (B)?mixS=0  (C)?mixA=0  (D)?mixG=0  18 、指出关于亨利定律的下列几点说明中,错误的是()  (A)溶质在气相和在溶剂中的分子状态必须相同 (B)溶质必须是非挥发性的  9 6  17   (C)温度愈高或压力愈低,溶液愈稀,亨利定律愈准确  (D)对于混合气体,在总压力不太大时,亨利定律能分别适用于每一种气体,与其他气体的分压无关  19、40℃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纯液体B的两倍,组分A和B能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若平衡气相中组分A和B的摩尔分数相等,则平衡液相中组分A和B的摩尔分数之比 xA:xB=(   )  (A)1:2        (B) 2:1        (C)3:2       (D)4:3  20、组分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在100℃时纯组分A的蒸气压为133.32kPa,纯组分B的蒸气压为66.66kPa,当A和B的两组分液态混合物中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液态混合物成平衡的蒸气中,组分A的摩尔分数是(  )  (A) 1          (B)  3/4          (C)2/3    (D) 1/2 21、在25℃时,0.01mol·dm-3糖水的渗透压力为Π1,  0.01mol·dm–3食盐水的渗透压为Π2,则 (   )。  (A)Π1>Π2   (B)Π1=Π2    (C)Π1<Π2   (D) 无法比较  22、氯仿(1)和丙酮(2)形成非理想液态混合物,在T时,测得总蒸气压为29 398Pa,蒸气中丙酮的摩尔分数y2=0.818,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为29 571Pa,则在液相中氯仿的活度a1为 (  )  (A) 0.500       (B) 0.823        (C)0.181        (D) 0.813  23、在一定温度、压力下,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时液相中的摩尔分数xA/ xB=5,与溶液成平衡的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yA=0.5,则A、B的饱和蒸气压之比为(  ) (A) 5         (B) 1         (C)0.2        (D)   0.5 24.下列化学势是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D. 。  ? 25.在-10℃,p时,1mol过冷的水结成冰时,下述表示正确的是          。  A.?G <0,?S体>0,?S环>0,?S孤>0; B.?G >0,?S体<0,?S环<0,?S孤<0; C.?G <0,?S体<0,?S环>0,?S孤>0; D.?G >0,?S体>0,?S环<0,?S孤<0。  26.下述化学势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27.在373.15K,10132Pa,    ;             D.  与  。  的关系是          。  18  A. C.  > <  ;      B. = ;  ;      D.无法确定。  28.只做膨胀功的封闭体系, 的值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29.某一过程?G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A.任意的可逆过程;         B.定温定压且只做体积功的过程; C.定温定容且只做体积功的可逆过程; D.定温定压且只做体积功的可逆过程。  30.1mol理想气体经一定温可逆膨胀过程,则          。  A.?G = ?F    B.?G > ?F    C.?G < ?F    D.无 法确定 31.纯液体在正常相变点凝固,则下列量减小的是          。  A.S ;           B.G ;      C.蒸汽压;       D.凝固热。  32.图中         点是稀溶液溶质的标准态。  A.a 点;     B.b点;   C.c点;      D.d点。   33.温度为T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pA,化学势为μA,在1 p时,凝固点为 , 向A中加入少量溶质形成稀溶液,该溶质是不挥发的,则pA、μA、Tf的关系是        。  A.pA<pA ,μA<μA ,  * * * * * * ? <Tf ;        B.pA>pA ,μA<μA ,  * * ** <Tf ;  C.pA>pA ,μA<μA , >Tf ;        D.pA>pA ,μA>μA , >Tf 。  ? 34.在p下,当过冷水蒸气凝结为同温度的水,在该过程中正、负号无法确定的量是          。  A.?G        B.?S       C.?H       D.?U   35.实际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其中标准态化学势为      。  ?? A.逸度f=p的实际气体的化学势          B.压力p =p的实际气体的化学     ?? C.压力p =p的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D.逸度f=p的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36.理想气体的不可逆循环,?G          。  A.<0         B.=0        C.>0;        D.无法确定  37.在α、β两相中含A、B两种物质,当达平衡时,正确的是          。  A.         B.        C.       38.多组分体系中,物质B的化学势随压力的变化率,即 的值          。  A.>0          B.<0        C.=0        D.无法确定    四、计算题:  1、  400K,1mol理想气体由10Pa定温可逆压缩至10Pa,求该过程的Q、W、?H 、?S、?G、?U。  2、  计算:100℃,101.325kPa H2O(l) → 100℃,2×101.325kPa H2O(g) 的 ?G ?  5  6   19  3、  若纯A物质nA mol,纯B物质nB mol,两者混合为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溶液,求在此过程中的?G?  ? 4、  298K, p苯和甲苯组成的x苯= 0.6的理想溶液,现将1mol苯从x苯= 0.6的溶液中转移到x苯= 0.4的溶液中,求该过程?G的变化。(设不引起浓度上的改变)  ? 5、  298K及 p下,将1mol苯溶于x苯= 0.4的苯和甲苯的大量溶液中,求此过程中?G的变化。                    答案:  一、1、 对,2、 ,?3、 4、?5、  ?6、 对,7、 ?8、 ? 9、 10、 对,11 、 ?12、 对13、 ?14、 对,15 、 ?16、 ?17.错     18.错      19.对      20.错      21.错    22.错      23.对       24.错       25.错    26.错    27.错    28.错    29.错    30.对    31.对 二、1、答:(i)因为Vm(g)>> Vm(l或s) 所以p[Vm(g)- Vm(l)]=p Vm(g)或p[Vm(g)- Vm(s)]=p Vm(g) ;(ii)将蒸气视为理想气体,即Vm(g)=RT/p ;(iii)积分时,视?vapHm为与温度T无关的常数。  2、答:由克-克方程算得正丁烷在20℃时的饱和蒸气压p*(正丁烷,298.15K)=212.0kPa>40kPa ,3、答:氧气;乙炔气。   4、答:0.252;0.182。  5、答:0.454;0.568。6、答: ?? x,A(l,T)+RTlnxA。  7、答:0.25。  8、答:?? B(l,T)+RTlnxB  8 9、答:5.90×10。    10、 答:相等 ;减小;减小得慢。     (? ?B/?T)p= - SB= -S*m,B,而S*m,B(l)< S*m,B(g)  11、答:nAdVA+ nBdVB =0或 xAdVA+ xAdVB=0。12、答:纯物质的液-气或固-气两相平衡。  ??S?13   答:   SB??        14、答:甲醇-乙醇。 ??n???B?T,p,n(C,C?B)15、答:?B= ?*b,B(l,T)+RTln(bB/b?)。    16、答:0.6;0.83;-819.36。     ?17、答:MA;(Tf) ;?fusHm,A ;bB。     18、答:小于。19   答:?*2 ??V?? ???nB?T,p,n(C,C?B)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