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2019年文档 下载本文

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和交互性等显著优点为教育创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学习资源无限扩大。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重心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生活、思维和学习方式。[1]因此,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和理论基础,能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和应用价值,使创新教育更加形象直观,能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提高学习效率,有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整合信息技术的优势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与教”、“学习环境”和“认知工具”理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想,在学科教学中有机结合人力资源、课程内容及现代信息资源、技术和方法,整理、组合学科教学的资源、要素和环节,在整体上进行相互融合与优化,从而产生聚集效应,实现课程教学任务目标,构建新型教学方式。[2]其优势特征是利用信息化处理课程教学内容,使之转化成有效的学习资源;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灵活、有趣、真实的展现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现代信息加工工具能够有效重新建构学习的知识。网络环境,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这不仅改变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方法和技能,而且还融合了高新技术与现代学习理论,创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皮亚杰(Jean Piaget)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表征认知结构建构的机制[3]:学习者的认知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意义建构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内部表述。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外界环境的知识既可以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又可以通过顺化机制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知识传递者来说,“传”是使命,更重要的是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协商活动。因此,学习经过“协商”和较长时间的磨合,经过较多次数的反复,才可能达成共同表述。由于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的意义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理解也是各异的。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个人独特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不止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特定反应,而且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

三、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布鲁斯?乔伊斯(Bruce Joyce)等首先提出教学模式,[4]即综合地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探讨教学环节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从宏观上动态地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学科教学领域,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教学结构模式直接反映出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5]在网络环境下,应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素质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其渗透在整个教学模式的各个方面。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1.情境创设型教学模式,即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真实的特定教学情境。教材是基础,根据外界情况和生活实际利用课堂教学资源,选择贴近社会现实的、典型的、综合性的学习材料,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透过特定的语言,全面地虚拟仿真现实情境,真实地反映外界环境和生活实际,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自主地同化、索引和探索当前所学新事物的多元化整体结构及系统交互的作用与功能,形成新知识、新观点。从对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和理解,达到自主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创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