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限 美点无限
——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及点评
余映潮老师一直追求语文教学的创意设计。一节好课的成功创意表现在诸多方面。研读余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我们会发现有多个美点,而这些都是创意设计的最直接的表现。 余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创意和美点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联读的丰厚美;2.思路的线条美;3.朗读的艺术美;4.活动的组合荚;5.语言的诗意美;6.手法的精巧美;7.提问的简约美;8.情感的濡染美。 具体阐释如下: 1.联读的丰厚美
本课的最大创意在于把“联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使以一篇不长的诗歌为教学内容的课堂变得丰厚起来。
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有其他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即余老师所说的“联读”。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余老师引用了课外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与课文的主题是相同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三首诗形成了一个非常美的主题线条。
对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抒发感受”的方式来学习,充分交流读诗后的感受。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这首诗的标题与课文的标题恰恰相反,老师以“诗中哪两个词的含义最值得你去品味”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析,实际上是由词及句,由句到篇,从此篇而彼篇,从课内而课外,多角度理解课文,逐层次地深读课文的过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安排在学习完两首诗歌之后,在学生自由写诗之前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和参考。在师生交流完各自写的诗句之后再一次吟诵这首鼓舞精神、激励心灵的诗歌,使整个教学呈现出优美的旋律。
三首诗歌,以课内诗歌的解读为重点,配以引用课外诗歌的“增容”方式,在联读中实现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表现出课堂教学丰满、厚实的特点。 2.思路的线条美
“简化教学思路”,是余老师提出的教学艺术境界之一。
诗歌,本就是用以吟唱的。诗歌有其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之处:适宜反复咏叹。好的诗歌都有内在的醉人的旋律美。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余老师独具匠心地抓住“诗歌”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思路表现出雅敛的线条美。
我们来看在这一课教学中的几个板块及其内容: “请大家看屏幕,进入诗歌学习的《序曲》。”
“我们学习这首诗,有这样几个任务,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乐章。”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乐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乐章:自由写诗。”
45分钟的课堂被诗意地分成这样的几个优美典雅的板块,教学思路的线条清晰明朗。每一个板块各有其训练的侧重点,但板块间又有内在的相互关联,整体教学思路的“序曲”和三个“乐章”,本身就表现出一种诗歌的建筑美和旋律美,课掌教学流程及板块与诗歌的形式上有相一致的呼应美、协调美。 3.朗读的艺术美
语文课,不能缺少读书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品味阅读活动,是用心来揣摩、用情来体验、用声来传达作品艺术美、情感美的文学活动。 在余老师这一课的教学中,朗读表现出丰美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迷人的艺术美。 我们来看教学过程的几个朗读片段:
(1)大家各自根据自己的感受读这首诗,老师听一下。
(这是了解学情的一一个好办法。为后面的朗读指导作铺垫。)
(2)这首诗中有一种旋律,那么旋律是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把深沉的感情和明亮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范读)。同学们再读起来。
(在学生“读得很流畅”的前提下。老师把诗歌内在的艺术美揭示出来,并示范朗读,给学生以很好的提示,朗读指导有针对性、明确化。)
(3)我们再换一种方式……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给邻居小姑娘的劝慰,也是谈心。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可以用谈心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来读的。我们可以这样读(示范)。
(巧妙地穿插介绍背景,结合背一景可以更好地读出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心里,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真正高境界高水平的朗读,是用心地说读,通过看似平实的说读把作品的内容、字里行间的情感自然地流淌出来。)
(4)这首诗还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鼓励自己的方式来读……用细微的声音来读。(示范) (此处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主旨来朗读。既是对主旨的把握,也有朗读技巧如声音的大小的点拨。) (5)刚才读的这种“沙沙”声,激荡在你们的心里,激荡在我的心里,激荡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好,自由背读。
(这样的评价语言无疑是别致的、精妙的,是对学生的表扬,也是对作品的欣赏感悟。有了前面已经铺垫和积累的多次朗读,背诵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整个教学板块的第一乐章中,学生的朗读因为教师有方法的指导而呈现出很丰富、很灵动的艺术美。 朗读层次由外而内,即由外在的形式上的读出诗歌旋律到内在的内涵上的读出心声、读出诗歌的主 旨;朗读的形式有个体朗读,有集体朗读;朗读要求从诗歌吟诵到最后的背渎;教师通过自己优秀的示范 朗读,引导学生在台阶式的朗读中(自由地读、明确感情基调地读、谈心方式地读、内心独白式地读)逐渐熟悉文本,理解文本,体验情感。这个朗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是精细的,过程是生动的。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朗读教学板块本身就有内在的乐章。这与整篇课文教学乐章式的特点是相照应的。
在第一乐章的第三个环节——抒发感受之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精彩的演读。为诗句标注了朗读的语气,把课堂上普通的朗读升格为有舞台效果的表演式的诵读。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男合:舒缓地)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女合:亮丽地)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男合:沉稳地)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男女合:乐观地)
精彩的演读,使朗读进入更深层次、更优美、更雅致的境界,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正如余老师所说:“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从本课的教学看,这一部分的朗读教学是很成功的。 4.活动的组合美
对阅读教学的设计,余老师提倡要做到“化静为动,尺水兴波”。课堂教学就好像平静的水面,老师设计巧妙的课中活动使平静的水面多了一圈圈美丽的涟漪。
前两个教学活动抒发感受、品味两个词的含义侧重引导学生深刻地把握文意,体会诗歌的主旨,主要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来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学习完两首诗之后,进入“第三乐章——自由写诗”。这个教学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范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学写诗歌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落实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因为写诗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内省和激励自己的过程。
课堂中几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诵读、交流、写诗,由表及里,由知识到技能,由理解他人到表达自己,这是完美的组合。
读写结合,尽管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规最平实的教学手法,但是如果用得好,用得巧,就会“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实时训练的特点”。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创作诗句,从第一阶段的口头交流变成后面的沉思默想,书面语言训练,然后再交流。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有很丰富的增加。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不同的活动形式完成了
一种很美妙的组合,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变得活泼起来。正如余老师所言:“这种运动量比较大的读写实践活动,能达到既阅渎课文又进行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的目的。” 5.语言的诗意美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这样说话——语言诗化,情感优化,内容深化,交流平等化。”我们试着从这几个方面来评点这节课语言的诗意美。
“语言诗化”,即语言简沽、优美、流畅,表达有情意、诗意。
“情感优化”,即不要矫情、滥情、假情;用教师自己的真情打动学生。
“内容深化”,即通过适宜的评点语或追问加强深化内容、推进教学往深入发展。 “交流平等化”,即把学生真正视作交流的主体,与学生做心灵上的和谐的平等对话。 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说话能做到这“四化”,他的语言一定是精致的、诗意的。
在“抒发感受”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发言很精彩,老师的评点语更精彩。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老师或优化学生的回答,使之更准确更优美,或深化学生的回答,使之更深刻更智慧。这一过程 中,学生的回答语与老师恰当的导引和精妙贴切的评点自然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师生共同抒发感受、平等对话的语言整体。
下面是从“抒发感受”环节中摘取出的老师在学生发言之后的评点语。 微笑着面对困难。
生活是这样的无奈,生活是这样的黑暗,但是,黑暗之后一定有光明,这就是信念。 生活顺利是暂时的,生活不顺是永远的。我们从小就要看到生活的充满坎坷的一面。 我们要坦然地面对生活,要坦诚地面对生活。 生活中我们没有风雨躲得过,只有面对才是上策。
生活就是一条长河,长河虽然有时是弯曲的,但总是向前的。生活的长河总是向前奔流的。 我们要记住,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艰难”这两个字。 要用我们自已的手,抚平我们自己心灵的忧伤。 请用你的双肩承担责任!
当眼前都是乌云的时候,我们要透过乌云看到太阳。我们要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咬牙、握拳。
这些评点语本身就是诗。读这样的评点语,就像在读诗一样。
这样的交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解读文本,而是在解读自己,解读人生;学的是文本,获得的是人本。 当诗一样的语言飘满我们的课堂,当真诚的情感在师生心灵间流淌,当平等的交流已然实现而不再是空想,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6.手法的精巧美
一堂课手法的精巧美常常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如穿插、铺垫、过渡、小结等。 本节课的教学手法灵动精美,有许多匠心独运之处。在此只重点谈谈“穿插”。
穿插,是课堂上常用的一种增容手法,但是,穿插什么,如何穿插,何时穿插都是有讲究的。 开头介绍作者,用第三人称的方式穿插介绍,在学生齐读中给学生以较深的印象。 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中灵活地穿插简洁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作者情感,读出诗歌内涵。如,介绍“流放”,为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和读出人物情感而自然地铺设、蓄势。
学生抒发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之后,老师穿插了课外的诗歌。既增加了教学的厚度,同时也以这两首诗巧妙而又艺术地将课堂教学板块切分为三个乐章,教学思路简化,教学板块清晰。 “教材无非是例子”。一节课中,老师通过精美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首诗联读丰厚了教学内容,三首诗的运用又各有侧重,每一首诗都发挥出它的作用,课堂教学内容和节奏形成“抒发感受”“品味词义”“自由写诗”这样的三个乐章。每首诗的学习对应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板块,乐章的设计又与课文诗歌的特点相关。三首诗歌的教学形成严密的逻辑顺序,既有理性色彩,又有浓郁的情感氛围。 7.提问的简约美
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有太多的随意性,有的不是问题,有的没有思考含量,还有的问题肤浅到只回答“是”“不是”,看似满堂课的问题,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太少。如果能用主话题来牵动提问,会大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