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第二版 (七年制临床医学用) 下载本文

习 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 (七年制临床医学用)

(一)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极差 D. 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不变。

A.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几何均数 D. 中位数 E.变异系数

7.(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数正态 B. 正偏态 C. 负偏态 D. 偏态 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分布。(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 正态 B. 近似正态 C. 左偏态 D. 右偏态 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11.(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CV B. S C. ?X D. R E.四分位数间距

1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13. 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X1和S1;X2和S2,则理论上( )。

A.X1?X2B.S212222

?S

C.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必然得出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D.作两样本方差比较的F检验,必然方差齐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14. 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X???( )的概率为5%。

A. 1.96? B. 1.96 C. 2.58 D.t0.05/2, ?S E.t0.05/2, ?SX

15. 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 74?1.96?4?10 16. 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错误的是( )。 A. t分布图是一簇曲线 B. t分布图是单峰分布 C.当???时,t?u D. t分布图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E.相同?时,|t|越大,P越大

17.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两样本均数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数相等 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18. 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 )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0.01 B.?=0.05 C.?=0.10 D.?=0.20 E.?=0.30

19. 正态性检验,按?=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A.大于0.10 B.小于0.10 C.等于0.10 D.等于?,而?未知 E.等于1–?,而?未知

20. 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若P>?,则接受H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本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 D.检验水准?只能取0.05

E.用两样本u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性

2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 A. SS组间>SS组内 B. MS组间

C. MS总= MS组间+MS组内 D. SS总=SS组间+SS组内 E. ν组间>ν组内

22.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 )。 A.MS组内> MS误差 B.MS组间

2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

A.完全等价且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t=F E.理论上不一致

2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F0.05,(?,?),则统计推论是( )。

12A. 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 各样本均数间差别都有显著性 E. 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

25.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实例中有( )。 A.组间SS不会小于组内SS B.组间MS不会小于组内MS C.F值不会小于1 D.F值不会是负数 E.F值不会是正数

26.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 )的统计量。 A.表示抽样误差大小

B.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作用大小

C.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D.表示N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E.表示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27.配对设计资料,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

)。 2

A.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u检验 C.成组t检验

D. ?检验 E.秩和检验

28. k个组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性,可认为( )。 A.?1,?2,?,?222k2不全相等

B.?1,?2,?,?k不全相等 C.S1,S2,?,Sk不全相等 D.X1,X2,?,Xk不全相等 E.?1,?2,?,?222k全不相等

29.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 )指标。 A.率 B.构成比 C.发病率 D.集中趋势 E.时点患病率

30.计算某地某年肺癌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

A.该地体检人数 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易感人群

31.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 A.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B.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E.与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无关

32.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将构成比当作率看待 B.将构成比当作相对比看待 C.将率当作构成比看待 D.将率当作相对比看待 E.将标化率当作构成比看待

33.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把构成比作率分析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构成比指标与率的计算方法一样 B.构成比较率容易计算

C.构成比指标比率难计算 D.构成比指标用的最多

E.计算构成比的原始资料较率容易得到

3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E.作两个总率差别的假设检验

35.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 )。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

B.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

C.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D.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 E.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构成相同

36.要比较甲乙两厂工人患某种职业病的患病率,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 )。 A.甲厂工人的年龄构成 B.乙厂工人的年龄构成

C.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年龄构成 D.当地较稳定人口的年龄构成

E.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 37.某项关于某种药物的广告声称:“在服用本制剂的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有970名儿童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推断此药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这项推论是( )。

A.不正确,因所作的比较不是按率计算的 B.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或对比组 C.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假设检验 D.正确, 因为比较的是症状消失率 E.正确, 因为有效率达到97.0%

38. 定基比和环比属于( )指标。

A.平均数 B.构成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