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案:数学必修模块2教学研究 下载本文

.

《数学必修模块2教学研究》

海南省国兴中学 颜仁海 陆臻 许启良 韩勋

一、教学实录

(一)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对课标和教材所作的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好本模块的教学,我们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成员以问题为载体,主要对如下课题进行了研究:(1)课标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2)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3)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如何展开和深入的,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什么?(4)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在内容和结构特征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把握立体几何初步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难度?

(二)本模块教学实际上所花费的时间及其原因

包括考试在内,完成《数学2》教学,我们一共花了44课时,比课程标准的要求多了8课时.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基础薄弱;(2)教科书整体编排内容覆盖面过广且容量大;(3)虽然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段的学习后,学习方式有了转变,但转变的幅度还不够大,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学生基础,我们只好增加课时,稍微放慢了教学进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和乐学.

(三)教学体会

第一 通过对《数学2》的教学,我们深切体会到它具有如下特色:

1、在内容安排上,通过研读课标和作新旧教材的如下对比,我们发现新课程《数学2》 中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旧教材这部分的内容遵循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一 空间直线和平面 9.1 平面 9.2 空间直线 9.3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9.4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9.5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9.6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9.7 棱柱 9.8 棱锥 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 9.9 球 小结与复习 人教A数学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阅读与思考 画法几何与蒙日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阅读与思考 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同时在内容的难度要求上,《数学2》与旧教材比较,难度进行了降低,并且引入了合情推理.

《数学2》中解析几何初步的内容安排遵循了阶段性、螺旋式上行的原则,而旧教材遵循的是连续性、一步到位的原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 人教A数学2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

7.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7.2 直线的方程 7.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 7.5 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7.6 曲线和方程 7.7 圆的方程 7.8 小结与复习 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 一 椭圆 二 双曲线 三 抛物线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探究与发现 魔术师的地毯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阅读与思考 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阅读与思考 坐标法与机器证明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 小结 复习参考题 2、突显“数学探究”和“数学文化”.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2》的这个特点. 3、所选择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在生活中自觉树立起了数学意识.如在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中,习题1.2 B组第1题:右图是一个哑铃,说出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画出它的三视图;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中的例5:图1.3-10表示一个用鲜花做成的花柱,它的下面是一个直径为1m、高为3m的圆柱形物体,上面是一个半球形体.如果每平方米大约需要鲜花150朵,那么装饰这个花柱大约需要多少朵鲜花?;本章复习参教题A组第7题: 为了欢度新年,高一(1)班订购了一个三层大蛋糕,如果蛋

3

糕外层均匀包裹着厚度为0.1cm,密度为0.7g/cm的奶油,那么全班同学约吃掉多少克奶油?;又如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的引例问题:一艘轮船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受到台风的影响.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一节中的例4以及课后练习题的第2和3题.这些素材,都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学习《数学2》了以后,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注重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如

(1)与信息技术的.在教材中多处提到用信息技术探索数学问题,如习题3.1第6题:经过点(0,-1)作直线l,若直线l与连结A(1,-2),B(2,1)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找出直线l的倾斜角?与斜率k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习题3.2B组第6题: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出直线l:2x?y?3?0,并在平面上取若干点,度量它们的坐标,将这些点的坐标代入2x?y?3,求它的值,观察有什么规律.习题4.1B组第3题: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的比为

1,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2求点M的轨迹,然后求出它的方程.第四章复习参考题B组第6题:

已知圆C:?x?1???y?2??25,直线l:?2m?1?x??m?1?y?7m?4?0.

22①求证:直线l过定点.

..

.

②运用信息技术,判断直线l被圆C载得的弦何时最长,何时最短?并求截得的弦长最短时m的值,以及最短长度.

在阅读材料中,根据需要穿插了“信息技术应用”栏目.

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2)与物理和化学的融合.如习题3.2A组的第6、第7和第11题等.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树立起了联系的观点,拓展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

5、在教科书中,各节根据需要,开设了“思考”、“观察”和“探究”等栏目,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重行为方式的转变.

6、在教材中所穿插的“阅读与思考”等内容,能很好地反映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应用和发展的最新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编排方面.在每章均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本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

8、增加了教材旁注,并且多处提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如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旁注:定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直线间的平行,推证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是处理空间位置关系一种常用方法,即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空间问题)转化为直线间平行关系(平面问题).紧跟着例1完了以后,又指出:今后要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只要在这个平面内找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断定已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但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

第二 根据新课程的特色,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和编者的意图:

1、认真研读课标,站在一个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好教学的深浅度.

(1)从整套教材来看,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

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必修课程: 数学2:

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

第二阶段 选修系列1和系列2 :

系列1和系列2:圆锥曲线与方程;

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三阶段 选修系列3,4

系列3-1,数学史选讲中的部分专题: 2.古希腊数学

毕达哥拉斯多边形数,从勾股定理到勾股数,不可公度问题.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演绎逻辑系统,第五公设问题,尺规作图,公理化思想对近代科学的深远影响. 阿基米德的工作:求积法.

4.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数与形的结合

函数与曲线.

笛卡儿方法论的意义.

7.千古谜题——伽罗瓦的解答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