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少版美术四下计划和教案 下载本文

第10课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巧包装》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它不仅仅是指包装的漂亮、美观,更是一个有创意、有情趣的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包装创意设计,着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丰富的想像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美术在日常生活申的无处不在,由此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欣赏、交流?

1、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2、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一)老师眼里的作品?

??A、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B、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C、看,黄色的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 ??D、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二)学生眼里的作品?

??A、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B、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C、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D、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二、探讨研究

1、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讨论 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2、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三、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五、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11课 对比的艺术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欣赏导入 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 体验 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 交流 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第12课 儿歌与童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各种儿歌与童话,了解配画的画法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的联系。

2、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将儿歌和童话最美的情境表现出来。

3、通过配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不同风格的配画特点,通过合作讨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配画创作。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有关儿歌、童话书籍,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视频展示台。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准备 童话阅读大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大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看图说名称”。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风格的童话配画,一起来猜一猜相应的童话名称,若能说出其作者与童话的大概内容,老师还会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童话阅读大王”的卡片。 通过视频展示台出示各种精美的童话插图,让学生欣赏。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白雪公主》、《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等。

师生互动,回忆以前看到的、听到的童话,初步了解配画的艺术性。

展示部分儿歌插图,让学生赏析。 二、教学新授。 一幅好的儿歌、童话配画作品应该如何创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一组不同风格的配画作品。

教师选择同一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配画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分析、讨论画面的共同点:主体、场景、情节等。 师生共同小结创作步骤:

a、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童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最生动的情节与场面来设计。

b、构图: 将儿歌或童话情节合理安排在画面中,做到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表现。

c、表现:为儿歌、童话配画,采用的手法多样,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与所带的工具材料,可选用线描、水彩画、水粉画、国画、油画棒刮画等多种方法创作表现。

三、学生作业。

可选择同一内容的儿歌、童话来进行创作比赛,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话进行创作。

四、教师巡视指导。

a、帮助学生选择儿歌或童话的精彩部分。

b、指导画面安排。

c、对刮画、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指导。 五、作业展示评价。

将好的构图展示在黑板上,讲评构图有新意及画面安排得当的作品,启发学生相互学习,更好地修改自己的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