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新教材 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下载本文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

案 反思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学会使用秒表。

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 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13展开实验,并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并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 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

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 【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距离 → 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 比较测得的时间 → 比较出物体运动

的快慢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较大。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好。比如学生在观看动物奔跑后不能将注意力及时转到实验操作与观察中,过于兴奋。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一堂实验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得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开展实验常规操作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

案 反思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准备】

软尺,秒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怎样比较吗?

2.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课本P15~1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合适?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实验数据? 2.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总结: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较这段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

2.要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需要怎么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1:

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较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分享比较的方法。 资料阅读2:

1.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2.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3.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时间 → 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 → 比较测得的距离 → 比较出物

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距离÷时间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切入点,提问学生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生立刻回想上节课学习的方法,他们表现得很积极。然后我又以此为基础,提问学生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生的表现不一,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回答正确。在经历这样的复习导入之后,我就能较顺利地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我依照教学设计开展实验。本课设计的实验和课件展示的活动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时间比较紧张,对实验探究过程很快,一些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为有上节课类似的实验经历作为铺垫,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更加熟练。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过山车” 教案 反思

7.我们的“过山车”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经历与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结构原理的了解。 2.经历制作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践探究,懂得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过山车。 4.体会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实践过程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生活经历与课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过山车的结构原理的了解。 2.经历制作过山车的设计、制作、评价完整实践过程,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铁架台、轨道、细线、软尺、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游乐园里的过山车”,提问学生:你们见过或玩过游乐园里的过山车吗?让我们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 2.教师提问:要搭建好我们自己的过山车,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有哪些流程呢?

3.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开展实践前,明晰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材料和实践过程。

(2)教师明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一是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二是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三是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四是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五是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实践过程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组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