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此五颂说颂佛的报身、化身所居的实报、应化二土,有灭与不灭不同之相。本师化身示现娑婆,是应化的凡圣同居秽土,乃众生同分的惑业所成,必为劫火所烧尽。但本师报身所住的实报净土,全由佛的福智功德所感,则久远已成,尽未来际,无有坏灭的。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祗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一般所谓的净土,是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而言指清净的佛土,并不仅仅是民丰物阜,相处和谐的人间净土,净土是酬应诸佛因位之本愿而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一般至少是黄金为地,宝树庄严,并不仅仅国泰民安。 佛经中看待净土的视角也不一样。凡人是向外看这个纷杂不安的世界,觉得周边的世界不是净土;佛法则是向内看心,随心净故则国土净。所以土的净秽与否,在于众生个体的感受程度,也即般若智慧与法身的分证程度。因此“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被称为“法界道场偈”,佛入灭是方便说,佛永远住世才是真实地,故知“圣寿遐长,非界尘之能数;妙境安固,岂劫火之能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颂中,“神通力”指佛福慧所成的三业功德,如前颂“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佛的神通力能令众生隐而不见,也可以摄受佛的实报净土常在不灭。
“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是说本师自无量劫前成就报身报土以来,经常由报现化身,居住在灵鹫山。灵鹫,指实报庄严土。余住处,指方便有余土。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是说在旧世界崩溃的“坏劫”之末,将发生“大三灾”——火灾、水灾和风灾。《仁王经》说:“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当火灾发生时,七日并出,山崩地裂,海枯石烂,大火从地狱烧到色界的初禅天,世界化为灰烬。六欲天(除了兜率天内院不受影响,因为是候补佛位菩萨所居之处)其他之处,统统烧毁,上自大梵天,下至无间地狱,一概不存。然而佛所住常寂光净土则非常安隐,不被大火所烧。
“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是表佛的心安稳,即真如净心,所居名常寂光土。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众生土也;此土安隐不坏,诸佛土也。常寂乃大寂灭之场,大安乐之乡,故云“此土安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天人常充满”:指围绕在佛身边听法的圣贤菩萨非常多。十地菩萨为天,住、行、向三十心的菩萨为人。此指应机所现他受用实报土。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这是描述灵鹫山作为报土的庄严。颂中的曼陀罗华为四种天华之一,乃天界之花名。译为悦意花。花色似赤而美,见者心悦。
除了事相上的庄严外,园林乐器等也有表法的作用。园林堂阁、众宝庄严,为实报土之相。天鼓、伎乐、雨华等,即实报土中无漏胜妙五尘。诸天表十圣三贤,总持禅观。天鼓表无问自说。天华表贤圣因行。
凡人看灵鹫山无非一座普通的小矮山而已,然而悟解佛法的高人却能看出另一番清净庄严的境界。正如佛在〈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所说:“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这是说明凡圣同居土的状况。“我净土不毁”:方便、实报、常寂净土不毁。实报土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如极乐净土。
“而众见烧尽”:众生所依之土,即凡圣同居土,即化土。见劫尽,谓见此妄想所成之世界为劫火烧尽。(报佛如来之真实净土,为第一义谛所摄,非世俗谛摄之化土可比,故化土烧尽而净土不毁。)
“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应化的若是同居秽土,则有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如本经所说三界火宅。 上述五颂是《法华经》中描述佛土的著名偈颂,颂中引发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娑婆被劫火所烧,灵山净土却不毁?
从理体上讲,此娑婆,即本所居之土。今日迹居,不异于本。只是今昔时异,众生见烧者谓近,照本者达远。亦即是说,并不是离伽耶别求常寂,也不是常寂光外别有娑婆世界。
经中把娑婆世界描绘成杂秽不堪,是对众生而言的。事实上众生也正是如此感受的,许多众生为了逃避这个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可奈何的世界采取了自尽等许多不正确的方式。在众生眼里,这个世界是个堪忍的世界。
那么,在佛的眼里,娑婆又是怎样的世界呢? 以佛眼观之,充满瓦砾荆棘的娑婆世界即真常究竟之寂光土。这是因为,众生具惑、业、苦三障,所以感果与所见皆是不如意。而寂光土之体,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佛已成就三德,所以感果即是究竟真常。所以佛眼看世间,娑婆即寂光。
《法华玄义》卷七曰:“寂光理通如镜如器,诸土别异如像如饭,业力所隔,感见不同。”众生与佛同体,众生之惑业苦三障即佛之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因此欲转秽为净,先须转三障为三德。如此,凡圣同居土的娑婆世界即成清净常寂光土。经中常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即是这个道理。
在《华严经》中,娑婆世界被明确地纳入了华藏世界的体系,位于“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的第十三层,是释迦牟尼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的佛刹。
佛的法身法土如此,佛的报化土一样是功德所成,故在印度说《法华经》的灵山不会为劫火所烧。众生见劫尽,会看到此妄想所成的世界为劫火烧尽。事实上,对佛而言,化土烧尽而净土不毁。这是因为,报佛如来的真实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