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下载本文

欢迎阅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学 号:

经济管理系 工商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2010年2月 28日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欢迎阅读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股份制企业的快速增长,公司财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股利分配既是公司收益分配的终结,也是证券市场上引起股价波动的周期性事件,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并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人们试图理解公司是如何做出股利政策的;公司采用何种股利支付方式,是采用现金股利还是采用股票股利?是保持现有的股利水平还是改变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同的投资者偏好何种股利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还是偏好随收益变动的股利政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有什么影响?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属于企业成长理论,它是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大规模生产的研究,1959年英国管理学教授佩罗兹女士发表的《企业成长的理论》一书为该理论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伊查克·迪思教授的《企业生命周期》把企业比拟为生物体,认为如同生物体会经历出生、成长到死亡的生命历程一样,企业也有一个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过程,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将使用这一理论进行企业管理的方法称为爱迪思方法。财务会计方面,众多学者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和公司治理模式、资本结构、现金流量管理、薪酬设计、融资决策等方面的关系,但是在对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性方面却很少涉及。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偶关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非常热烈,但仍有许多实际问题和现象还没有涉及或难以解释,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大胆的设想:一套最合理的股利政策应该是能使企业成长与股东期望间达到最适当均衡的股利政策,这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确定、还是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状况信号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企业决策者必须全面考查企业特征、经营环境变化及股东的期盼,以规划其股利政策;所以了解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及经营环境,本课题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针对各自的生命周期,选择适当的股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股利分配的研究 股利分配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是否要分股利?分多少股利?怎么分股利?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回答。西方关于股利的研究起源于威廉斯(Williams,1938)、林特勒(Lintner,1956)、华特(Walter,1956)和戈登(Gordon,1959)等人的“在手之鸟”理论,归纳起来主要的股利理论有:1.“一鸟在手”理论。“一鸟在手”理论

欢迎阅读 源于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该理论可以说是流行最广泛和最持久的股利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由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又由于投资者一般都是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金额较多的股利,所以投资者将偏好股利而不是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当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时,就会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投资者可要求较低的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如果公司降低股利支付率或推迟支付股利,则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投资者必然要求较高的必要报酬率,以作为负担额外风险的补偿,从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 2.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理论认为在一个理性的和完全资本市场的理想经济环境中,企业市场价值仅仅取决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和盈利能力,而不是对利润成果分配进行“包装”的结果。股利无关论又称MM理论。该理论是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Miller and Modigliani,简称MM,1961)在其发表的《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一文中提出的。米勒和莫迪利亚尼认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政策的好坏所决定的。由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只是盈利减去投资之后的差额部分,且分红只能采取派现或股票回购等方式,因此,一旦投资政策已定,那么,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股利政策的改变就仅仅意味着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上的变化。如果投资者按理性行事的话,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股东的财富。[1] 3.税差理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税收的存在,当放宽了MM无税收的假设条件后,法拉和塞尔文(Farrar and Selwyn)在1967年提出了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利得税率低于股利税率的条件下,资本利得比股利具有更高的价值,此时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为了使公司价值最大,公司应当制订低股利政策。布伦南(Brennan 1970)的研究证明了税收效果的存在。但该理论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即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利得的所得税率低于股利所得税率,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如此(例如机构投资者)。此外还有顾客效应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等着名理论。[2]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建立了证券市场,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步开始股利研究的探索。主要是在借鉴国外股利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进行股利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陈晓、陈小悦、倪凡(1998)在信号传递理论背景下以1995年及以前上市的86家A股公司作为样本,按照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将样本分为三类,分别计算它们在股利公告日前后天的超额收益率,对不同形式首次股利的信号传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