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载本文

“问”出数学课堂新活力

邱隘试验小学 王爱波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有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有“问”,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有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问”起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

1

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比如在讲“平年与闰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年份,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判断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有人调查显示:92%以上的学生有过向教师提问的意向,但只有30%的学生向教师提出过问题,从来没有向老师提出过问题的占36%。其中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4%。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在课堂上表现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总之,就是缺少提问的信心。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如果你在学生提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你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

2

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因此,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要做到:1、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行为。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3、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4、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教师一定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意义,应该承认学生的需要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三、创设学生提问情景,使其勤于提问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