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面试:面试热点题目及解析(9月28日) 下载本文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面试:面试热点题目及解析(9月28日) 【题目】 请编一个有关文物的故事,故事中应有:鲜花、道路、紧张、快乐四个词组,词组顺序可打乱。 【参考答案】 在鲜花盛开的夏季,我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走进了在清朝时,可谓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而她现在的名字是圆明园遗址公园。 看圆明园,是从复原立体三维动画中;听圆明园,是从导游的讲解中。这样才能感受到圆明园曾经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以及现在无法看到的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如今,道路上静静的躺着的是所剩无几的残缺的条石、方砖、汉白玉雕刻,它们铭记着那个动荡年月里,火海中的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同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据有关材料记载,18日这天,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在承载这样沉重、惨痛历史背景的圆明园中,让任何一个驻足园内的人都不会有丝毫的像游览其他景点的快乐感。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题目】 有人说:交通拥堵只和人们的素质有关,还有人说:没有制度和标准,道路还是会拥挤。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两个人的观点仅仅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大系统,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一、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道路建设过程中,路网系统功能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二、缺乏起集散作用的次干路和支路,规划区域内没有形成道路网络。三、大多数城

市轨道交通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公交衔接上仍存在问题。四、交通组织不科学、管理水平不高。五、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手段相对落后等。 综合分析,交通拥堵的内在原因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供给之问的矛盾;直接原因是,交通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合理有效地疏导交通流量。 因此,要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真正得到缓解,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加以全面的考虑,着眼于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两个方面,通过扩大交通容量和减少需求来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具体方法为:首先,城市土地规划利用、交通状态以及交通设施使用现状,完善建成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其次,推行公交优先,合理规划设置公交路线、站点,减少重复线路、站点,严格控制主干道公交线路数量、开辟公共交通专用道,调整公共汽车发车时间,考虑增加班次,延长晚间和周末的服务时间。发展轨道交通系统。最后,加大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题目】 单位组织中秋活动,领导让你组织单位人员开一个关于中秋活动的商讨会,你怎么开展? 【参考答案】 为让同事过一个有趣、幸福、完满的中秋节,同时丰富同事们的精神生活,增加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同事的参与热情,发挥同事们的才能。我会通过以下做法来开展中秋活动商讨会。 首先,组织参会人员,制定商讨计划。我会让宣传部通过公告栏、单位内网发布中秋节活动商讨会计划。由各个部门派专门人员负责参会人员的选拔。主要选择摄影爱好者、文艺爱好者、有组织晚会经验的同事、宣传部同事参加商讨会,参加前先在各个部门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成文字形式,发到宣传部的邮箱。 其次,开展商讨会议,充分融洽讨论。周末在我单位会议室召开商讨会议,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进行讨论。第一项,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的选择。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商讨稿商讨不同的中秋节活动,就中秋节各个朝代庆祝活动模拟,中秋诗歌朗诵比赛,全家切月饼活动,进行具体环节讨论、设计。第二项,讨论中秋节系列活动主要负责部门,由各部门选择不同的中秋活动,负责开展小活动的相关事项。第三项,各部门预计承担的小活动所需经费。 最后,形成会议纪要,上报负责领导。安排人员做好商讨会议的记录,会后写成会议纪要,上报领导,由领导最终定夺。然后下发给各部门活动负责人,群策群力,开展中秋活动。 【题目】

有人说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身份”强调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评价,包含学历、职位、地位等因素,而并非“身份证”、ID等用以区别于他人的含义。 我显然是同意这句话的。仅仅靠“硬件”——职位、财富、学历、家世等,固然可以打开社会中的几乎一切大门,无论职场还是社交,但这种开门欢迎不免含有一种交易的味道:接纳你是因为有求于你,至少是可以交易互助。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修养和良好习惯,例如礼貌、谈吐、诚信等,久而久之,必然使身边的人不舒服,不愉快,别人不仅会敬而远之,对你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这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交际是非常不利的。相反,优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守时守信的习惯,都会给你的社交和职场评价加分,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身份。 我得承认,修养和举止确实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弱项,但这是一个阶段性问题,有着社会和历史因素。首先说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不到百年,不到三代人,在解放初期,文盲率近百分之九十,大多数人挣扎在温饱线上,争夺着贫瘠的资源苦苦求生,这种社会状态下,普罗大众何谈修养?正是从我父母这一代人开始,中国才开始了普遍的基础教育,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是相对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普遍提高的文化素养,才使得公民素质和社会公德成为可能。应该承认,尽管和发达国家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民众的举止修养确实在提高,尤其是八零九零后,打开了眼界的中国人称得上是合格的世界公民。 我觉得修养和良好的习惯,固然可以通过读书陶冶而得来,可以从与良师诤友的交往中学来,可以从家庭的教导传承中来,但最简单的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所反感的,就尽量避免和改正,不去做那样的人,如果我们讨厌别人言行粗俗,那就要求自己做到礼貌得体;如果我们反感别人不守时不守信,那就要求自己说到做到,掌握好时间;如果我们感到别人妨碍到自己,在提醒他的同时,也要回顾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 我们都重视别人的评价,要想获得好评和尊重,就要靠自己的行为去赢得。 【题目】 突然下暴雨,有很多群众来你们单位避雨,领导要你负责处理,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为群众提供避雨场所是每个公共单位的职责,我们理应敞开大门,把群众迎进来,安顿好,同时保证正常的办公秩序不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