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一)

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

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劣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 ……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2分)

2、根据划线句子理解,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说明孙悟空此刻的什么心情?

⑵“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说明唐僧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请你另再写出两个唐僧遭难的例子。

3、从选文看来,你觉得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

1、吴承恩 猪八戒智激美猴王(大概意思对就可以给分)

2、⑴说明孙悟空此刻虽然被逐,不能追随唐僧西天取经,但仍担心唐僧受苦受难的焦急心情。⑵如:被困盘丝洞、受阻火炎山、被红孩儿所擒等。(另要符合条件就给分,如只说“女儿国”、“三打白骨精”之类,只得一半分。) 3、猪八戒是一个既憨厚又懂得用心计的人。(只说懂得用心计也可给分)

(二)

据说,把雕像交由米开朗琪罗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

“现在,您请看。” 索德里尼回答说:

“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米开朗琪罗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本选段节选自《 》,作者是 。(2分) 2、“偷偷地笑”这一神态描写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3、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给予评价。(3分)

答案: 1、《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或《名人传》也可) 罗曼·罗兰 2、是米开朗琪罗对行政长官无声的讽刺与嘲笑。 3、是一个虚伪、浅薄、无知、不懂艺术的人。(大意对即可)

(三)

我看到寝宫墙上已经竖好梯子,吊桶也预备齐全,但是水源却不在近处,吊桶只有大针箍那么大小,虽然那些可怜的人儿一桶桶地尽快供应我,可是火势太猛了就无济于事。我可以很容易地用上衣把火扑灭,可是一时慌张不曾带来,仅仅穿了一件皮背心就跑来了。看来情形已毫无希望。如果不是我当时心眼特别快,忽然想起了一条妙计,这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要烧成平地。头一天晚上我喝了不少一种叫做“格林格伦”的美酒(不来夫斯古人把这种酒叫做“福禄奈克”,但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酒更好些),这酒有利小便的功用。真是天缘凑巧,我还没有解过小便。因为太靠近火了,又参加了救火的工作,身上吸收了热,酒就变成尿了。我撒了一大泡尿,又撒在适当的地方。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这才把费了多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 1.上面选段是出自小说《 》,作者是 (国家) 。 2.文中的“我”指 ,这是他在 国的一段经历。 3.结合你对这部小说的了解,谈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

答案:

1.格列佛游记 英国 斯威夫特 2.格列佛 小人国(利里浦特)

3.例如: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文中很多地方都充满了尖刻的讽刺。颠倒如第四卷里,作者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这无疑就是对人类社会的极大讽刺和无情地鞭挞

(四)

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

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那呆子道:“这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

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

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那妇人道:“我也不嫌,只是家下无个家长,招一个倒也罢了,但恐小女儿有些儿嫌丑。”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妇人道:“你怎的说么?”八戒道:“我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那妇人道:“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你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于我。”妇人道:“也罢,也罢,等我与小女说。”看他闪进去,扑的掩上后门。 1、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回目是“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即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要试一试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决心,测试结果如何?猪八戒在本回的结局又如何?(2分)

2、猪八戒平时可以说是好喝懒做,这回为什么这么勤快,主动提出去放马?(2分)

3、某校七(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4分)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答案:

1、测试结果是除了猪八戒动了凡心(想留下做她们家的女媚)其余三人均不为所动。猪八戒在本回最后受到四位菩萨的惩罚,被吊在树上受了一夜的罪。 2、他目的不是去放马,而是借故离开唐僧师徒,去找“那妇人”,自荐要做她家的女婿。 3、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

(五)

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留下来了。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了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演出之狂热竟惊动了警察。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有许多人哭了起来。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喝,直到次日早晨。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物质生

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一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 1、本文段节选自《名人传·贝多芬传》,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该书的另外两个传主分别是 和 。(2分) 2、根据你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有许多人哭了起来。”想一想这些观众为什么会哭呢?

(2)怎样理解选文中划横线句的含义?

3、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4分)

答案:

1、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2、(1)也许是被贝多芬作品中美妙的旋律所感动,或是被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人们才流泪的。

(2)作为作曲家、音乐家的他,却遭受了失聪的厄运,但是他没有被灾难打倒,而是扼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克服困难,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获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一个孤独、痛苦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并把它带给人间,“用痛苦换来快乐”。因此他是“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他是一位音乐巨人。

3、不会影响。人无完人,作家在表现名人们的伟大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缺点,使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真实,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启示:写作时应注意真实感,过份拔高反而使人物形象变得干瘪。(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六)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①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②。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

1、文中①②两处最恰当的词分别是( ①C )( ② D ) ① A.淋 B.洒 C.砸 D.落 ② A.挪 B.拉 C.蹭 D.拽

2、文中下面加横线的语言着重写出了祥子的 痛苦矛盾 心理,其中“硬”字表现出祥子的 愤怒反抗 意识。

3、下面不是直接描写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痛苦感受的一句是( D ) A、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B、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C、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D、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 4、“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一句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除写祥子当时的状态外,又暗示了_祥子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_。

5、上面几段文字将暴雨和人物的 语言 、 动作 与 心理 等描写相结合,表现了祥子在暴雨中挣命拉车的痛苦状况。

(七)

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我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因此吓得我连鼻子都不敢堵。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胡子都是淡黄色的;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他把粪便分成几部分,去掉从胆汁里得来的颜色,让臭气蒸发,再把浮着的唾液除去。每星期人们供给他一桶粪便,那种桶大约有一个布利斯脱酒桶那么大。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 。(2 分)

2.这里的科学家搞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有科学根据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3.在文段中,作者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案: 1.《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2.研究怎样把人的粪便变成食物、没有、讽刺当代科学,讽刺有些科学家带有荒唐成份的行为

3.说明搞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实验,而不应打着科学的幌子搞迷信活动和欺诈活动的

(八)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