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作用
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扩大就业,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发的催化剂。在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市场力量的成长不是一步到位的,首先依靠的就是民营中小企业,因为民营中小企业符合比较优势,具有自生能力,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演进。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的理论,这属于一种扩展秩序。当然,这既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思路,也符合演进博弈论的规则。
2.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培育企业家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家的摇篮。中小企业的淘汰机制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小企业企业家在这个试错过程中通过“学习效应”逐步获得并提高其企业家能力,从而使得他们的人力资本得以不断积累。这就是市场融资制度筛选企业家的机制。没有创业型企业家就没有把企业“做大”并同时“做强”的可能,毫无疑问,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家。
3.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创造性破坏”的主体。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生产力在创造性破坏中得以提高,新企业的发展是以老企业的毁灭为前提的。这有些类似于人们经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与经济学上著名的“破窗”原理异曲同工如出一辙。中小企业“内忧外患”的环境以及“为数众多”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最有动力在既定约束条件下成为创新的主体。美国曾经经历过的新经济已经为这一点作了很好的证明。
4.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融资制度创新的载体。我们前一段时间热烈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往往忽视了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的高风险。与那些成熟的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本来就需要在融资制度上进行创新。当银行的债务融资制度不能发挥作用时,中小企业应该寻求新的出路,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创业资本融资制度的需求。
5.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民族经济的晴雨表。加入WTO后,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它们一方面要克服自身的制约因素,一方面要应对外资企业的挑战。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是一个关系到中国民族经济的重要问题。我们把太多的希望放在了中小企业的身上,所以政府也一直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好的制度环境,尽管有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
小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三、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与发展策略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1;资金就业率之比为0.48:0.66: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作业讲评:
本评论比较准确地叙述了我国各种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概念及作用,对小企业的特点对小企业的特点作了教材以外的补充,作用与教材观点一致,基本符合作业
要求,欠缺的是该学生对小企业特点的叙述比较狭窄,对小企业的作用的分析也比较简略,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而没有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有很多学生写这篇评论文章时,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作,内容分散,结构凌乱,无中心论点,整篇文章理不出一个头绪,不知道真正要写什么。还有学生写小企业应怎样搞好管理、小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某某企业集团的发展、差异化营销、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等等专题性的小论文、调研报告,这些都是不符合作业一的要求的。作业一中明确要求评论文章内容可以是两方面的:一是说明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及作用;二是说明某类小企业在今天国际、国内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必须在掌握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己对小企业的认识,概括出中心论点。如果是写第二方面内容的话(机遇和挑战),学生应在“某类小企业”方面作文章,如旅游业小企业、餐饮业小企业、IT业小企业、制造业小企业、商业小企业等等,正是这个“某类”区别了它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它们的行业特点不同、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具有的优势、劣势当然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行业,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分析。 二、你认为一个想要创办小企业的人应当具备哪些创业思想和素质要求。(40分)要求:
从创业者的动机、风险和素质要求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浅谈创办小企业应具备的创业思想和素质
综观许多成功与失败的小企业的创业者们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思想和素质要求,笔者通过学习了《小企业管理》以后,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创业风险及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等几方面来论述: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
世上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必须具备动机。创建一家自己的小企业,成为小企业的业主也必须要有动机,它是创办企业的原动力,只有有了动机才会开始创业,而现在创办小企业的动机也无非就以下几个方面:! 1.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一些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或者管理经验的专门人才,不满足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从中得到满足,自创企业谋求发展。 2.争取更高的利润,改善生活状况
现在小企业中有一定数量的业主是下岗或无业人员,他们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还有一定数量的业主虽然有自己的工作,但不满足现状为了争取更高的改益和利润而“下海”。
3.拥有自己的企业,可以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有些人由于性格使然,他们不甘心屈居他人之下,受他人支配自己的生活,主张
自我支配生活。
4.争取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的工作时间
自创企业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个较自由、较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这也是一部分业主创办小企业的动机之一。 二、创业者面监的创业风险
企业的创业风险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那我们就必须了解风险的来源,通常创业风险有以下几点: 技术风险
? 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一项创新技术能否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是不能确定的,因技术失败而中止创新的例子是很多的。
? 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是不完善的,创业者在对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能否很快使新技术完善也没有完全把握,因此,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是不确定的,创新企业往往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
? 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即使产品成功研发,但如果不能成功地生产出产品,仍不能算是完成了创新过程。
? 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一项新技术产品即使能够成功地开发、生产,在事先也难以确定其效果。
? 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由于高技术产品变化迅速、产品周期短,因此极易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但替代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当更新的技术比预期提前出现时,原有技术将蒙受提前被汰的损失。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产品市场的潜在性引起的。主要表现有:
? 难以确定市场的接受能力。受众在新产品推出时不易了解其性能而往往持观望态度,从而使企业对市场能否接受及有多大容量难以作出准确估计。 ? 难以确定市场的接受时间。新产品的推出时间与诱导出需求的时间有一定的时滞性,时滞性将导致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资金难以收回。 ? 难以预测创新的扩散程度。
? 难以确定竞争力。高技术新产品常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产品的成本过高将影响其竞争力;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企业往往是小企业,缺乏强大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