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引论) 下载本文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古典经济学主导的时间段大致为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和萨伊等,代表著作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该学派专注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积累,是对重商主义的革命,突破了重商主义局限于流通领域的狭小研究视野,将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展到对生产领域的研究上来。

(3)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辉煌的时期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三人被称为边际三杰)。将古典经济学推向成熟的则是希克斯的代表作《价值与资本》以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分析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作为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学派起源于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等发起的经济学边际革命,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单位满足程度。虽然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古典经济学一样都是在完全竞争这一框架里分析经济学问题,但它使用的分析工具却不一样,同时它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到了消费和需求方面。

(4)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盛行于20世纪3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凯恩斯、罗宾逊·琼和美国的萨缪尔森。与新古典及其先前的经济学流派借助完全竞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剖析经济学运行不同的是,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作用的“看得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完全竞争市场的神话,证明了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不可能让经济活动自动出清,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对其进行调控,那么调控者则是掌握一定话语权和资源调配能力的政府,这样凯恩斯主义崭露头角,成为了经济学的新宠并受到政府的青睐。凯恩斯主义从需求角度来研究国民收入增长问题,认为失业和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应归结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革命宣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其代表作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5)后凯恩斯主义

后凯恩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有货币数量论集大成者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创始人卢卡斯等人。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停止增长、失业加剧的滞胀局面,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神话,自由主义重新抬头,他们认为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的过度干预不但不会将市场调控到健康的道路上,反而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市场问题。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