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复习思考题(预防医学) 下载本文

5.变化不大、减少

6.细胞外液,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五、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指标最能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A.AB B.SB C.PaCO2 D.pH E.BB 2、 当AB>SB时,提示患者可能有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3、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碱性尿常提示:

A.严重低钠血症 B.严重高钠血症

C.严重低钾血症 D.严重高钾血症 E.严重高钙血症 4、发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A.血液的缓冲 B.呼吸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D.肾的代偿调节 E.骨骼的代偿调节 5、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A.血液的缓冲 B.呼吸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D.肾的代偿调节 E.骨骼的代偿调节 6、发生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调节是

A.血液的缓冲 B.呼吸的代偿调节

C.肾的代偿调节 D.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E.骨骼的代偿调节

7、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有 A.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B.腹泻

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糖尿病 8、碱中毒患者出现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手足搐搦的原因是 A.血清钾降低 B.血清钙降低

C.血清钠降低 D.血清镁降低 E.血清钙增高 9、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时对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影响最明显: A.心血管系统 B.泌尿系统

C.消化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E.运动系统 1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呕吐 B.腹泻 C.休克 D.缺氧 E.糖尿病 11、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其主要原因是 A.消化道丢钾 B.泌尿道丢钾

++

C.钾摄入不足 D.血钾被稀释 E.细胞内H与细胞外K交换增加 12、酸中毒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A.无影响 B.增强 C.减弱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13、最能反映患者血浆中实际HCO3浓度的指标是 A.AB B.BB C.SB D.BE E.pH 14、高血钾引起的酸中毒其特征是

-+++

血浆HCO3 血浆H 细胞内H 尿中H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15、低血钾引起的碱中毒其特征是

-+++

血浆HCO3 血浆H 细胞内H 尿中H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16、某糖尿病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0、HCO316mmol/L、PaCO2 4.5kPa(34 mmHg)、Na140mmol/、血C1104mmol/L,其酸碱失衡

的类型为:

A.AG 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B.AG 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17、某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48、HCO321mmol/L、PaCO2 3.87kPa(29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8、某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3、HCO336mmol/L、PaCO2 9.3kPa(70 mmHg),AG10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 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中毒

-19、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49、HCO336mmol/L、PaCO2 6.4kPa(48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中毒

-20、某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2、HCO315mmol/L、PaCO2 4.0kPa(30 mmHg),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中毒 二、多項选择題

1、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原因有:

A. 胃液丢失过多 B. 低钾血症

C. 醛固酮分泌过多 D. 库存血输入过多 E. 低氯血症 2、PaCO2低于正常,可能有: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酸碱平衡 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的影响有:

A.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强 B.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驰

C. 心律失常 D. 心脏传导阻滞 E. 心肌收缩力减弱

4、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的影响有: 2+

A.Ca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强 B.血管反应性降低

C.心律失常 D.心肌能量产生和利用障碍 E.心肌收缩力减弱 5、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有:

2+

A. Ca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强 B. 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

2+2+

C. 心律失常 D. Ca内流受阻 E. 肌浆网释Ca障碍 6、下列哪些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A. 休克 B. 缺氧 C. 糖尿病 D. 肺水肿 E. 心力衰竭

-7、某患者严重腹泻2天,软弱无力,皮肤弹性差,呼吸深快,心率110次/分,尿少,血气检查结果:PH 7.30、HCO313.6mmol/L、

++-PaCO25.32kPa(40 mmHg),血清Na129mmol/L,血清K3.0mmol/L,血Cl110mmol/L,可判断为:

A.低钾血症 B.脱水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8、下列那些属于非挥发性酸?

A.硫酸 B.碳酸 C.磷酸 D.β–羟丁酸 E.尿酸 9、酸碱指标中不受呼吸影响的指标有

A.AB B.SB C.BB D.BE E.PaCO2 10、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 +

A.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B.胃液中丢失大量的K

- –

C.胃液中丢失大量的ClD.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CO3E.胃液中丢失大量的细胞外液

三、名词解释

1、标准碳酸氢盐(SB) 2、实际碳酸氢盐(AB) 3、AG 4、PH 四、填空题

1、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方式主要包括:① ,② ③ 。 2、PaCO2原发性减少可见于① ,PaCO2继发性减少可见于② 。 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代偿为① 和② 。

4、碱中毒时,血红蛋白氧离曲线① 移;酸中毒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② 。

5、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特征是① 原发性减少,血浆SB② ,AB③ ,BE④ 。 6、频繁呕吐2天(未经治疗)可引起① 性脱水,② 中毒,血[K+]③ 。 7、酸中毒导致高血钾的机制主要有:① ,② 。

8、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较代谢性酸中毒时严重的机理,在于CO2具有两个特点:① ,② 。

9、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代偿是① ,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代偿则为② 。 10、酸中毒常伴有① 血钾,碱中毒常伴有② 血钾。 五、判断题

1.血液PH高低取决于血浆中碳酸氢钠的浓度。() 2.PaCO2是直接受机体呼吸功能影响的指标。() 3.酸中毒时碳酸酐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4.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主要是血镁降低所致.。() 5.酸中毒病人尿液呈碱性说明患者一定合并碱中毒。( )

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肾脏的代偿调节。( ) 7. 血液PH正常,可以肯定患者处于酸碱平衡状态。 六、简答题

1、频繁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

2、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比代谢性酸中毒明显? 3、临床上测得某患者pH正常,为什么不能肯定该患者未发生酸碱平衡紊乱?

4、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本次因上腹部不适,频繁呕吐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正常值的24%,pH7.39,PaCO25.9 kPa(43.8mmHg), HCO3-26.3 mmol/L,Na+142mmol/L,Cl-96.5 mmol/L。试判断该患者有无酸碱平衡紊乱?如有,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C C E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 C A B C B D C B A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E AC BCD ABDE ABC ACDE BCD ACDE BCD ACDE 四、填空题 1、①重吸收HCO3-②泌H+③泌氨 2、①呼吸性酸中毒②代谢性酸中毒 3、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②细胞内缓冲 4、①左移②扩张

5、①HCO3-②降低③降低④负值 6、①高渗②代谢性碱③降低

7、①细胞外H+与细胞内K+交换②肾小管排氢增加,排钾减少 8、①CO2为脂溶性气体②CO2可直接扩张脑血管 9、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②肾脏的调节 10、①高钾②低钾 五、是非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第五章 缺氧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是13.3kPa,氧含量是19ml/dl,氧饱和度是95%。有一严重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是正常人的50%,则其动脉血氧状况最接近

A.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 B.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 C.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95% D.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 E.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

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 E.慢性贫血 3、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一种缺氧代偿作用最大?

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掺入动脉

C.血红蛋白减少 D.低动力性休克 E.氰化钾中毒 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益处是

A.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B.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

C.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D.肺部组织液渗出增加,刺激呼吸频率加快 E.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pH值下降 D.阴离子间隙增大 E.碱剩余增大 6、紫绀的发生是因为

A.脱氧血红蛋白比例过高,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5 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

C.血红蛋白性质改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积聚到一定量 D.流经皮肤粘膜浅表血管的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0g/ dl E.皮肤粘膜浅表组织的细胞外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L

7、运动员与未经正规训练的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强,是因为这些运动员经过 训练后

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提高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

C.线粒体的数量和活力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提高 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

8、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时,氧分压一般低于:

A.PaO2<4.00kPa(30mmHg) B.PaO2<5.33kPa(40mmHg)

C.PaO2<6.67kPa(50mmHg) D.PaO2<9.33kPa(70mmHg) E.PaO2<8.00kPa(60mmHg) 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氧差含量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10、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

C.HbCO无携氧能力 D.CO使RBC内2,3-DPG减少 E.以上都不是 11、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度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硫化物中毒 E.砷化物中毒 12. 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13. 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

A.慢性支气管炎 B.矽肺

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贫血 E.氰化物中毒

14. 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 15.下列哪项可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

A.CO B.亚硝酸盐 C.磺胺 D.氰化物 E.高锰酸钾 二、多项选择题

1.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是:

A.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 B.细胞内钠离子增多

C.细胞内钙离子增多 D.自由基生成增多 E.酸性物质增多 2.左心衰竭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以上都不是 3.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加

C.静脉回流增加 D.呼吸运动增强 E.儿茶酚胺增多 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

A.严重贫血 B.氰化物中毒

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E.先天性心脏病 5.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

A.老年人耐受性低 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高,耐受性降低 C.机体代谢率高,耐受性降低 D.体温增高,耐受性降低 E.适应性锻炼可提高耐受性 三、名词解释

1、cyanosis 2、肠源性紫绀

3、缺氧 四、填空题

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 、 、 、 。 2.影响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因素是 、 。

3.引起低张性缺氧的原因是 , , 。

4.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理是 , 。 五、判断题

1.机体缺氧一定有紫绀的表现。() 2.大脑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

3.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4.低张性缺氧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5.缺氧时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局部代谢物质是腺苷。() 6.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 7.各型缺氧均可引起代偿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 8.缺氧可引起心、脑、肺血管扩张。( ) 9.缺氧时不出现紫绀,表明病情较轻。( )

10.低张性缺氧患者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 六、简答题、

1、简述CO中毒引起血液性缺氧的机制。

2、失血性休克产生哪些类型缺氧?血氧指标有何变化?

3、简述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利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A A E B C E C C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BCDE AC ABCDE ACD ABCDE 四、填空题 1.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2.代谢耗氧率、机体代偿能力

3.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4.HbCO本身失去携带氧的能力,HbCO使氧离曲线左移 五、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第六章 发热

一、单项选择题1、发热是指

A.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B.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o

C.体温超过正常0.5C D.产热超过散热 E.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2、在引起体温升高的下列情况中,哪一种属于发热 A.中暑 B.剧烈运动后

C.皮肤鱼鳞病 D.肺炎 E.先天性汗腺缺乏症 3、外源性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皮肤血管

C.产EP细胞 D.骨骼肌 E.汗腺细胞 4、发热病人最常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混合性酸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5、临床上输液反应出现发热,其产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

A.外毒素污染 B.内毒素污染

C.内生致热原污染 D.过敏反应 E.变态反应 6、对本胆烷醇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B.是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

C.给人体肌肉注射可引起发热 D.能激活白细胞产生和释放EP E.是一种EP诱导物 7、EP细胞不包括

A.单核细胞 B.脾巨噬细胞

C.星状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肿瘤细胞 8、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平衡是指

A.体温上升期 B.体温下降期

C.高温持续期 D.发热期 E.退热期 9、发热时机体不会出现

A.蛋白质代谢正氮平衡 B.基础代谢率提高

C.脂肪分解代谢加强 D.糖原分解代谢加强 E.物质代谢增强 10、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等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无变化 E.散热障碍 11、发热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

A.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无变化 B.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持续升高 C.寒战时动脉血压可轻度降低 D.高峰期动脉血压明显升高 E.体温骤退时动脉血压可明显下降 12、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不包括

A.Na+/Ca2+比值 B.PGE

C.NO D.AVP E.cAMP 13.下列哪种物质属发热激活物

A.白细胞介素-1 B.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E.抗原抗体复合物 14.下列哪种细胞不产生内生致热原?

A.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肿瘤细胞 15. 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

A.延髓 B.脊髓

C.大脑皮层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室旁核

14 A 1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