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公路压实度评定标准 下载本文

的粒料。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块应予剔除。

2)石灰和粉煤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 3)混合料配合比应控制准确,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 4)摊铺时应注意消除离析现象。

5)摊铺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6)保湿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5.7.2 实测项目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基层 底基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3 2 1 压实度 (%) 代表值 极值 96 92 15 -12 -20 ±0.5 94 90 18 -15 -30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3m直尺:每200m测1处×5尺 尺量: 每200m测1点 平整度(mm)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厚度 (mm) 代表值 合格值 横坡(%)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2 水准仪:每200m测1个断面 1 5.7.3 外观鉴定

1)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减1~5分。 2)施工接茬平整、稳定。不符合要求时减1~5分。 5.8 级配碎石(砾)石面层和基层

5.8.1 基本要求

1) 应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的碎石、砂砾、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要求。

21

2)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3)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

4)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5.8.2 实测项目

级配碎石(砾)面层和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面层 基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3 3 2 1 2 1 压实度 (%) 代表值 极值 98 93 15 -12 -20 ±0.5 95 91 18 -15 -30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按附录I检查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 平整度(mm) 宽度(mm) 3m直尺:每200m测1处×5尺 尺量: 每200m测1点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测1个断面 厚度 (mm) 代表值 合格值 横坡(%) 5.8.3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不符合要求时减1~5分。

5.9 填隙碎石(矿渣)面层和基层

5.9.1 基本要求

1) 粗粒料应为质坚、无杂质的轧制石料或分解稳定的轧制矿渣,填缝料为5mm以下的轧制细料或粗砂。

2)应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使填缝料填满粗粒料空隙。

5.9.2 实测项目

填隙碎石(矿渣)面层和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面层 基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3 1△ 固体体

代表值 85 82 22

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1处 积率(%) 2 3 4 5△ 6 极值 81 15 -12 -20 ±0.5 79 按附录I检查 3 2 1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度(mm) 宽度(mm) 18 -15 -30 3m直尺:每200m测1处×5尺 尺量: 每200m测1处 不小于设计 厚度 (mm) 代表值 合格值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2 水准仪:每200m测1个断面 1 横坡(%) 5.9.3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不符合要求时减1~5分。

5.10 泥(灰)结碎(砾)石面层、基层 5.10.1 基本要求 1)应选用质地坚韧的碎石、砂砾或分解稳定的轧制矿渣。 2)土的塑性指数符合规定。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块灰须经充分消解才能使用。 3)石灰和土的用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未消解的生石灰块必须剔除。 4)应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后无明显轮迹。 5.10.2 实测项目 项检查项目 次 1压实度代表值 △ (%) 极值 2 弯沉值(0.01mm) 3 平整度(mm) 4 宽度(mm) 5厚度 代表值

泥结碎(砾)石面层、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权检查方法和频率 值 面层 基层 96 94 灌砂法:每200m每车道1处 3 93 91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I检查 3 15 18 3M直尺:每200m测1处×5尺 2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1点 1 -12 -15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2 23

△ 6 (mm) 合格值 横坡(%) -20 ±0.5 -30 水准仪:每200m测1个断面 1 5.10.3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不符合要求时减1~5分。

24

5 桥梁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仅列出准四级公路桥涵中常用的分项工程,其他未包含的分项工程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进行评定。

6.1.2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除包括构件浇筑、构件安装等分项工程外,均应包括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等分项工程

6.1.3 拱圈施工必须在桥台填土完成后进行,避免因桥台水平位移而引起拱圈开裂。施工中应严密监控拱圈的变形是否正常,一旦出现不利于拱圈稳定的反对称变形或异常变形,必须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6.2 桥梁总体及桥面 6.2.1 基本要求 1)桥梁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2)桥下净空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3)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基本要求同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基本要求参照沥青混凝土路面。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