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下载本文

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二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97—2015)

说 明 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理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1998.12

目 录

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

迁…………………………………………………….1 二

析……………………………………….2 三、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现状及存在问题…………………………………….5 四

则……………………………………….7 五

点………………………………………………………….7 六

施…………………………………………………………….9 七

护……………………………………………10 八

求………………………………………………13 九

用………………………………………………………14 十

议……………………………………………17

表……………………………………………………………………………

1

8

附图一: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二: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三:崇圣寺三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四:弘圣寺一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五:元世祖平云南碑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六:大唐天宝战士冢(万人冢)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迁

(一)历史沿革

古老的大理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原始居民生活,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设立叶榆县(辖今大理、洱源、鹤庆一带),置县治于大厘城(今喜洲一带)。

唐朝建立后,洱海地区形成了许多部族,其中较大的有“六诏”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六诏中最强大的蒙舍诏即南诏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兼并了各诏,初步统一了洱海地区,迁居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形成了洱海地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其孙异牟寻继位,迁都至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灭亡。

继南诏之后,大长和国(公元902—928年)、大天兴国(公元928—929年)、大义宁国(公元929—936年)三个小王朝,皆定都于羊苴咩城。后晋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 ,建国号大理,仍以羊苴咩为都城。至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伐大理,大理国至此灭亡。从南诏到大理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两大王国的都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