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和北大数学78级 - 图文 下载本文

即可到达市中心;曾被《纽约时报》选为全美最好的大学之一。虽然教学量比较大,比起有正式教职的工资性价比低很多,但能回到学校,做自己驾轻就熟的事情,还能利用图书馆、办公室做研究,对一个胸有大志的数学人来说,应该是比较满足的。

2005年以后,在大学里代课了六年的张益唐获得转正,变成了比较稳定位置的讲师,主要任务还是上课,据说也只是一年四门课的教学任务,和大学里面的其他教授的工作量相仿,没有行政工作和申请经费的压力。 对这个位置,科研是不算工作量的,研究经费是面向那些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这些所谓的faculty序列的。但是,对于一个胸中有数学的人来说,没有经费的支持可以换来更多平静的思考时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中国科学院数学院教授、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葛力明】

张益唐为什么会落脚新罕布什尔大学?这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都是我们北大80级的同学;一个是唐朴祁,一个是葛力明。

1999年初,已经在美国Intel实验室工作了几年的唐朴祁去纽约参加IEEE年会;他在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交通(Network traffic)的文章。这个研究解决了数字网络服务质量(QoS)的一类实时量化的问题。 唐朴祁和一个同事把多种可

能情形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它们可以把各种情况提升到最优的

复杂性, 这种线性复杂性已经是不可以做任何改进的了。但有一种情形

只有复杂度为 的结果,这当然不是最优

的,会成为此算法在高速网络实时应用的障碍。开会期间,唐朴祁找到在纽约的张益唐,因为张益唐没有固定电话,找到他还是不容易的。他们见面后,唐朴祁发现老友有些疲惫沉默,于是就和他聊他感兴趣的数学。特别聊到他们在计算复杂性方面遇到的这个困难。大约三周以后,张益唐告诉唐朴祁他看懂了这篇文章并对余下的这个数学问题有主意了。在电话上来回交流几次以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最优的线性解。这就导致了唐、张的一个合作的专利。我谷歌了他们二人的英文名字,立刻找到了他们的专利。据说这个专利已经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领域有广泛应用。三个星期啃下一个有广泛实际用途的计算机算法难题,让张益唐顿觉宝刀不老,信心大增。唐朴祁也对老友的数学实战功夫印象深刻。

【唐朴祁(左)与张益唐】

同年晚些时候唐朴祁到哈佛参加ACM会议时,特意和在波士顿附近工作的葛力明提起张益唐的强大分析实力和他当时的艰难处境 。作为学长的张老师不仅做过他们的习题课老师(应该是抽象代数吧?),也是他们自己组织的大学生讨论班上的常客,他们从张老师那里学到过很多数学。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他们的这位好友都在思考数学、心里总是装着那几个数学大问题。

这次和葛力明见面时,唐朴祁已经不知道张益唐的准确工作地点。此时从宾州大学博士毕业并在大学有固定位置的葛力明似乎更有条件帮一下他们的朋友和老师。经过一番周折,葛力明在美国南方的一个赛百味快餐店(Subway)联系上了张益唐。两三天后张益唐就来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了。每过几天,张老师都会说,有进展,应该很快就出来了。但时间过得很快,两个月、三个月,两年、三年...,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十四年后,张益唐的文章被权威期刊《数学年刊》接受了。当然,在美国大学里要留一个没有多少资历的人十四年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间也有酸甜苦辣的故事。但有张益唐这样传世的好结果,任何付出都值得。这其中帮他最多的是今年四月十九号刚去世的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前系主任凯尼斯·阿佩尔(Kenneth Appel)。阿佩尔也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他和沃夫冈·哈肯(Wolfgang Haken)借助电脑在1976年首次证明了四色定理,这也是载入史册的工作。值得的欣慰的是,在这位伯乐去世的前两天,他已得知张益唐的结果,这无疑是对他多年来的付出的最好报答。

我们80级的帅哥葛力明过去的十年一半时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工作,教书育人,深得国内同行的好评;同时他也是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的大教授了,他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应邀做过45分钟报告,这在他们学校应该是凤毛麟角的了。更重要的是,作为北大数学系的80级学弟,对于数学好、又执迷于数学的学长,他真正做到了出手相助!普通数学人崇拜名气大权力大的,但真正数学人是敬仰那些为了数学而献身而痴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