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31-38单元 - 图文 下载本文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6 第36单元

6.1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注释】

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⑤一何:多么。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烛下对饮,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传去,众人十分惊异,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摇晃,酒杯倾倒,房梁柱子发出断裂声。大家相互看着,脸色大变。过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是地震了,纷纷狂奔出门。只见外面高楼平房倒而复起,墙倒屋塌之声和小儿啼哭、妇人哀号之声交织一起,像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喧闹。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仆坐在地上,随着地面的颠簸而翻滚。河水泼起一丈多高,鸡鸣狗叫之声遍布全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着身子聚在一起,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自己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个地方的井被震得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楼台由西到北整个变了个方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陷了个大洞,有好几亩大。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注释]①戌刻:下午七时至九时。②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1.下列加点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余适客稷下(恰好) B.各疾趋出(迅速)

C.并忘其末衣也(衣服) D.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墙倾屋塌之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众骇异,不解其故并忘其未衣也 C.视街上,则男女裸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仆而复起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6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翻译:这真是不平常的奇异的变化。

4.“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答案:示例:惊恐失态。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看到发生奇异的变化,只是惊恐失态,这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有直接关系。 练习:

一:1)惊讶;感到异常 2)急忙;快走 3)倒 4)争 5)打水 6)改变

二:1)我恰巧在稷下作客 2)超过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大地才渐渐安定 3)这真是不平常的奇异的变动 三:1)惊恐

6.2 多忧者

沈屯子谐友入市,闻谈者言:“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译文

一天,他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竟因此忧愁得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人劝他到外面走走,散散心,他就走了出来。途中正好看见有人扛着一捆竹竿去集市上卖,他心中暗想:“竹竿梢头非常锐利,街上行人这么多,一定会有人被戳着剐着的,这该如何是好?”回到家后,他的病竟又加重了,世界上多忧虑的人(就是)像这样的吧。

注释

偕:与

曳:拉

置:安置,搁

纾:采纳

类:像

6.3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出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27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到的好。 注释 (1)氏:姓。 (2)溉汲:取水,汲水浇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8)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释“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28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介绍 本段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察传》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否则就会犯下大错误。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举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夫得言不可以不察”同时进一步的提出分论点来阐明该观点,提出“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等为主要的两个分论观点。第三部分通过对上述部分的论证总结观点,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文章大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吕氏春秋察传》主要篇幅集中在论证的过程,因此第二部分为篇幅的主体,第二部分有两段,两段皆采用先例后论的方法,使用总分的结构,先提出分论点,再从不同侧面举例论证。两段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段采用的是正反举例论证,作者通过齐桓公、楚庄公的例子证明表达“审之也”的效果,选取吴王、智伯的例子从反面证实“不审也”的后果。第二段在提出分论点之后,采用先叙后议,先破后立的方式,结合论点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拿“夔一足”来说事,孔子否定了夔只有一只脚的说法,而且哀公似乎也知道夔是人,还是乐正,但是不知从哪里听说夔只有一只脚,问孔子夔是不是只有一只脚。孔子最后引用舜对夔的评价,指出夔能调和乐律,“以平天下”,像夔这样的高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孔子并没有从正面否定鲁哀公的观点而是通过引用其它观点,从反面否定哀公的看法,以理服人。如果说鲁哀公的例子是一个反例的话,那么宋君的事例就应该是正面的解说,世上所传奇闻怪事很多,但听到的任何传闻,都应该认真地考察一下,看它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要谨言慎听,不要盲从。第三个例子更进一步的肯定分论点的正确性,子夏不盲从于史书的记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实际考察、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肯定自己的正确性。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听到的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吕氏春秋察传》在最后一部分说: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强调思维及其语言表达有其确定性,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之一。由于名、辞多有同音、同形而异义,象形而辞不同等现象,一旦把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混淆、错用,或者把具有歧义结构的言辞交付交际实践,或者把笔形相近的字词张冠李戴,就容易导致表达丧失确定性,从而造成彼此的误解,以至言语交际无法正常进行。然后,作者又给读者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察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强调个人的感受和看法,而仅是通过不断的举例解说,以理服人。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质朴无华,似有“言有尽而意无限”的意蕴。 另外对于这篇文章内容,后人还从中总结了两句成语“三豕涉河”〈孔子家语 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涉河”比喻文字的讹误。另一个是“豕亥鱼鲁”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认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可以算作〈察传〉对于后世成语扩展的贡献。 6.4 不识自家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悬?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11)何以不识(12)吾?”愚者审视(13)之,乃悟。

29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

http://baike.http://m.35331.cn//view/1328061.htm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等到了中午,忽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时分,愚蠢的人回到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说:“我家搬走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屋呢?”愚蠢的人说:“门口没有挂鞋子,这就不是我家.。”妻子说:“你难道连我都不认识了吗?”愚蠢的人仔细察看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注释

? 曩:从前。 ? 及:等到。 ?徙:搬迁。

(13)审视:仔细看。

?悬:悬挂。 ?是:这。

?履:鞋。 ⑴汝:你

?志:标记。 (12)识:认识。

?暴:又猛又急的,大

?薄暮:傍晚。薄:临近 ?讶:惊讶。

启示

“不识自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相信教条,墨守成规。要灵活多变,善于变通,而讽刺了那些只迷信教条而不求实际,死板教条的人。

讽刺人的语句

1.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2.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3.愚者审视之,乃悟。 4.妻曰:“汝何以不识吾?”

相关资料

张丞相酷好草圣张旭之狂草,但他的字却写不好,为同僚们所讥笑。他本人却泰然自若,不存介蒂。 一天,张丞相偶然吟得一诗句,便索笔疾书,满纸龙飞凤舞,人莫能识。丞相让他的侄子誊抄。侄子每遇波折奇险之字,便惘然搁笔,拿着字问丞相:“这是个什么字?”张丞相熟视良久,终不能识之,遂训其侄:“你为何不早问,致使我忘记了是何字。

6.5 两瞽

新市有齐瞽①者,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嗣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遭之,相触而踬②。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相诟。市人讪之。噫!己罔人亦罔,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解释 瞽:盲人 诟:骂 踬:绊倒 辄:总是 以:因为 嗣:接着、后来 戾:凶暴,猛烈 讪:讥笑 衢:大路 触:碰撞 较:计较 弗:副词,不 译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