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设计一轮复习 化学_人教版核心素养提升15 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迁移与创新 下载本文

素养说明:化学核心素养要求考生能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对于教材实验的迁移与创新,能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重要教材气体发生装置的创新

△(1)教材氨气的制取:固体+固体――→气体

发生装置的创新:

改进的目的:用于加热易熔化的固体物质的分解,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固体熔化时造成液体的倒流,如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制取CO2气体。 常制备气体:O2、NH3、CH4等。

△(2)教材氯气的制取: “固(液)+液――→气体” 发生装置的创新

改进的目的:

图A的改进优点是能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图B的改进优点是使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常制备气体:Cl2、C2H4 、SO2、HCl等。 (3)教材氢气的制取: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的创新:

常制备气体:CO2、 H 2 、H2S等。 2.教材演示实验创新

(1)铜与浓硫酸反应装置的创新 教材装置(苏教)

改进装置

分析:

把浓硫酸加热以后,把铜丝下放到溶液中,反应易于控制,而且现象明显,不会产生副产物,尾气部分做了改进,不会发生倒吸现象,但是装置中间部分比较复杂,不符合化学实验中的简易性原则,而且具体操作起来并不方便。 (2)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创新 教材实验:

创新装置:

改进的目的:

图一的改进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温度。

图二的改进优点是对温度的控制上,以及防倒吸装置上。

[题型专练]

1.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解析 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会带出一部分水蒸气,Ⅰ、Ⅱ装置之间如果缺少干燥装置会使反应后测得水的质量增加,进而使氢元素的质量增加,而氧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质量比变大,故A正确;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Ⅲ装置中,而使测得的水的质量增加,进而使氢元素的质量增加,而对氧元素的质量没有影响,故B正确;C.我们是通过玻璃管中的固体的质量减少来确定氧元素的质量,所以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那么由于有水的存在而使测得玻璃管质量变化小,从而导致测得的氧元素质量减小,故C正确;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只会使反应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也随之减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