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习题集答案打印版 下载本文

限额;(2)不同级别外汇人员的头寸限额不一样。二是设定止损点限额:(1)对各类外汇人员设定止损点限额;(2)对每天各类交易及其总计制定最高亏损限额。

9.简述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答: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引起的风险。风险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交易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资信情况。控制风险的方法之一是向交易对手收取保证金,作为资金收付的保证。这一般适用于对客户的代理业务;对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可以采取限额管理的方法,通过确定交易限额、交割限额、国家限额来防范可能的信用风险。

10.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答:流动性风险主动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在现金流量上形成无法轧平的资金缺口。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银行必须建立保护线。第一条保护线通常是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或第一流银行的存款证,使得银行资产能够立即满足对外支付的需要;第二条保护线是在银行之间建立备用安排。

11简述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 答:经营风险涉及交易过程中设备和交易员两方面的风险,因此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进行风险管理。一是对设备的管理:(1)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风险管理系统;(2)对设备故障准备必要的应急措施,为重要的设备、信息和档案提供备份;(3)交易室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二是对交易员的管理:(1)复核纠错;(2)稽核。

12.简述银行法律风险的管理。

答:为了控制法律风险:一是银行应使各项外汇交易所涉及的合同、协议等文本的法律效力得到确认;二是在交易之前,银行应确信交易对手获得从事该项外汇交易的充分授权且交易对手履行交易合约的义务在法律上是可行的;三是应保证能够行使向交易对手收取各项保证金或抵押品的权利,并具有可操作性。13.简述公司外汇风险的含义及种类。

答:公司外汇风险是指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对公司以外币计值的资产和负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公司外汇风险可分为三种: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14.公司交易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答:交易风险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收付经营活动中,外汇汇率的波动使其应收外汇资产与应付外汇债务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损失。其特点是一个经济实体的这些外汇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就已产生,并在汇率变动后实际收付。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1)出口时的风险;(2)进口时的风险;(3)借款中的风险。

15.折算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答: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跨国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汇总时将功能货币转换为记账货币,由于汇率变化所面临的账面亏损的可能性。其虽不是实际交割时的真实损益,但却会影响到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开营业报告书的结果。折算风险有两种形式:资产负折算风险和损益折算风险。前者是指企业如果拥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汇率变化就会使这部分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余额发生变化;后者是指汇率的变化对外汇收益或亏损的账面余额产生影响。16.公司经济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答: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非预期的外汇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经本币衡量的未来净现金流所产生的影响。以本币衡量的未来收益变化的幅度主要取决于非预期汇率变化对该公司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与营运成本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即影响公司在销售上的竞争地位和成本上的竞争地位。这种风险的特点是潜在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

17.简述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战略。

答:在对公司外汇风险管理上,企业财务部门有三种战略方案可以选择:不采取行动、锁定全部风险和有选择地控制风险。不采取行动实质就是接受风险,准备承担汇率变的任何后果;锁定全部风险是指财务部门一旦确认汇率风险存在,就立刻锁定全部风险;有选择地

控制风险也称动态风险管理,即企业确定汇率风险后,根据情况锁定其中一部分风险,而对另一部分风险不采取措施。

18.简述组织集中法的含义及优点。

答: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外汇风险管理的集中化。集中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内部要有统一的政策;二是要有一个集中的资金管理部门。集中化可以把公司原来分散的头寸集中起来,不需要每笔头寸直接由分公司向银行进行外汇买卖,而由公司统一对外可以获得最好的价格;集中化还可以更好地利用公司的整个信息来源和集中外汇方面的专业人员,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

19.在防范外汇风险的选择货币法中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选择货由法是指在对外结算中通过选择适当的合同货币来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其应遵循的原则是如能以本币结算尽量选择本币作合同货币,若只能以外币结算则尽量选择出口用硬币,进口用软币。

20.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公司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方法秘书处非金融管理法和金融管理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有:组织集中化、再结算、选择生产地点和选择合同货币。后者主要有:配对管理、提前或延后结汇、借款法、套期保值、利用外汇保值条款和汇率保险等方法。

21.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有哪些?

答:合并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和现行汇率法三种。折算方法不同,公司资产负债的受险面就不同。流动与非流动法是指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区分流动性资产负债与非流动性资产负债,流动性资产负债以现行汇率计算,非流动性资产负债以取得时(入账时)的汇率计算。货币与非货币法是指对公司资产负债区分货币性资产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负债,货币性资产负债以现行汇率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负债按历史汇率换算。现行汇率法是指公司所有资产负债均以资产负债表日期当天的即期汇率予以换算,普通股股本及实收资本以取得时的汇率换算。

22.简述公司折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答:公司折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调整资产负债,增加强势货币资产,减少强势货币负债;增加弱势货币负债,减少弱势货币资产。其管理方法基本同交易风险管理,主要有:(1)使用资产负债表管理法;(2)套期保值法;(3)期限调整、币种选择、价格调整等方法。

23.公司如何进行经济风险管理?

答:因为经济风险是指汇率的变动影响了本公司销售上的竞争地位和成本上的竞争地位。所以影响经济风险的因素为:一是该企业销售市场的结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二是该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市场的要素市场结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因此,经济风险的管理可经以采取如下策略:(1)市场营销策略;(2)生产经营策略;(3)融资策略;(4)分散化的原则。

七、问答题

1.银行外汇风险与公司外汇风险有何区别? 答:公司外汇风险与银行外汇风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公司外汇风险比银行外汇风险复杂,银行外汇风险中受险部分纯粹是货币资产和负债,而公司外汇风险的受险部分除货币资产和负债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资产,如固定资产;二是公司外风险和银行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如银行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外汇买卖中,而公司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进出口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

2.举例说明公司外汇交易风险的特点。

答:交易风险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收付经营活动中,外汇汇率的波动使其应收外汇资产与应付外汇债务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损失。其特点是:一个经济实体的这些外汇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就已产生,并在汇率变动后实际收付。它主要发生在进出口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由于合同汇率与收付汇时汇率不一致从而产生的风险。例如:我国某金融机构为向国内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在日本发行了价值100亿日元的债券,当时的日元汇率为$1=J¥220,该金融机构筹资4545万美元。但到债券期满时,日元汇率上升为$1=J¥120,该金融机构购入100亿日元(不考虑利息)需8333万美元,额外支付了3788万美元。3.举例说明借款法在应收外汇账款中的运用。

答:借款法在应收外汇账款中的运用是:出口商在签订出口合同后,从银行借入一笔与未来外汇收入相同币种、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的款项,并将其在市场上换成本币,当借款到期时,以当日所收进的出口外汇偿还借款。如我国某公司3个月后有一笔100万美元的收入,为了规避美元汇率下降的风险,它可以先从银行借入3个月期的美元100万,然后在外汇市场按当时的市价(如$1=¥8)换成人民币(800万),到期可用收回的100万美元偿还银行贷款。从而防范由于间隔时间存在收款时外汇汇率可能下降的风险。4.举例说明借款法在

的应付外汇账款中的运用。

答:借款法在应付外汇账款中的运用是:进口商在签订进口合同后,从银行借入一笔本币,并将其在市场上换成进口外汇,然后将外汇投资于货币市场(期限与未来进口外汇支付相同),到期后用于支付进口。如我国某公司2个月后有一笔200万美元的收入,为了规避美元汇率下降的风险,它可以先从银行借入2个月期的人民币1600万,然后在外汇市场按当时的市价(如$1=¥8)换成美元(200万),到期可用于对外支付。从而防范由于间隔时间存在付款时外汇汇率可能上升的风险。

5.举例说明公司折算风险的特点。 答:折算风险是指跨国企业进行资产负债表汇总时将功能货币转换为记账货币,由于汇率变化所面临的账面亏损的可能性。其特点是虽不会产生真实损益,但却会影响到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开营业报告书的结果。例如:美国某公司在法国的子公司拥有资产FF1000000,年初上报会计报表时,美元与法国法郎的汇率为$1=FF5.17,此时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这笔法郎价值$193423。到年终,该公司再次编制财务报表时,美元与法国法郎的汇率为$1=FF5.40,这时原来的FF1000000只能在财务报表上价值$185185,结果该公司的这笔资产价值少了$8238。同样,若一家美国公司在英国的分公司年终利润为100万英镑,当折算时汇价为£1=$1.5,反映在总公司损益表上的利润为$150万,若汇价为£1=$1.55,反映在总公司损益表上的利润为$155万。

6.举例说明经济风险的特点。 答:经济风险是指由于非预期的外汇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经本币衡量的未来净现金流所产生的影响。这种风险的特点是潜在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例如:美国汽车公司在本国市场上销售汽车,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汽车公司,此时日元贬值,日本汽车售价下降,为不失去竞争优势,美国汽车公司也降低售价,导致收入减少。因此,对经济风险进行分析表现为跨国公司从整体上进行预测、规划和进行经济分析的一个具体过程,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预测能力,特别是预测汇率变动的能力。

第六章 国际收支

一、填空

1、国际收支是反应一国(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宏观

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

2、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一定时期内与他国居民(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全面反映了(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以及该国资本输出和输入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该国官方储备的变动情况)的变动情况。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综合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统计报表,它采用的是(复式记账的方法),对每一笔交易同时进行(贷方)与(借方)记录。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所有账户可分为三大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和(错误与遗漏账户)。

5、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项。

6、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两部分,其中根据投资类型或功能,金融账户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类。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种交易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

8、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关键是(自主性交易的收支是否平衡)。

9、国际收支差额有四种,即(贸易收支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与(综合账户或总)差额。

10、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恒等式为(Y=C+I+G+X-M)。 11、马歇尔—勒纳条件为(|EM + EX|>1)。

12、J曲线效应的存在是由于(消费者反应)的滞后、(生产者反应)的滞后。

13、吸收论认为一国改善国际收支主要有两个办法:(增加收入)与(减少吸收)。

14、吸收论认为贬值对收入的影响有:就业效应、(贸易条件)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 15、吸收论认为贬值对直接吸收的影响有: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与(货币幻觉)效应。

16、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偶发性和季节性因素)、(周期性因素)、货币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及(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

17、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包括(利率)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18、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有(外汇缓冲政策)、(财政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与(直接管制)。 19、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有(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刺激)。

20、国际储备有四种形式:(黄金储备)、(储备货币)、(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 21、国际储备的来源有:(国际收支顺差)、(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外借款)、(金融当局买入外汇)、(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与中央银行购买黄金。

22、国际储备的作用有:(干预外汇市场的基础)、(缓解国际收支逆差)与(债务国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23、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为:(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居民 (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3、国际收支平衡表 (将国际收支按某种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而成的报表)

4、自主性交易(自发性交易):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基于自身动机,为了经济上或其他方

面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它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无关。 5、调节性交易(补偿性交易):凡是出于国际收支调节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均为调节性交易。

6、国际收支平衡(不必依靠调节交易而以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的收支平衡) 7、国际收支不平衡(自主性交易借贷双方总值不等) 8、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国际收支平衡。

9、经常项目(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10、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外金融资产和债务方面的变化。 11、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EM + EX|>1。

12、J曲线效应:在贬值初期国际收支会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改善。

13、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在金本位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流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物价下跌,物价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

14、弹性论: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该理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应用微观分析的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成立及时滞效应及所谓J曲线效应的大小。此外,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导致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这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 15、乘数论:又叫收入论或收入分析法,它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中的调节作用,它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看成是贸易收支。

18、吸收论:是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出发,着重考察总收入和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即用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搭配与协调,从而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达到实现。 19、货币论:20世纪60年代后,蒙代尔等人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主义原理引申到开放经济中来,从而发展了国际收支货币论,货币论认为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和利率。 20、贸易收支差额: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

21、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2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是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差额之和。23、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是贸易收支差额、无形收支(即服务与收入)差额和经常转移收支差额之总和。

24、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5、结构性不平衡:一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26、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27、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8、收入性不平衡 :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可概括为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