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下载本文

实用标准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个功能体系的总体目标,我们又设计了相应的中短期和中长期阶段目标(见图1-3)。

图1-3 (集团)发展战略阶段目标 中短期

(2005—2007年)

科研:逐步过渡、完善体系产业:夯实基础、归束做强 行业:界定业务、分类发展 中长期

(2008—2009年)

科研:产研结合、协调发展产业:重点突破、快速发展 行业:一个平台、两种运作

院(集团)的发展

文档

实用标准

科研开发体系在中短期以逐步过渡、完善体系为阶段性目标。结合某/集团此次的改制,在某/集团和各二级子公司分别成立中央研究所和技术中心,与产业部门的技术开发部门协同,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集团三级科研开发体系。同时,在中央研究所引入项目运作制,并通过各种途径将下设的虚拟中央实验室做实,逐步过渡为实体化的中央实验室。 科研开发体系在中长期以产研结合、协调发展为阶段性目标。通过前一阶段的运作,这一阶段的发展要力图使中央研究所下面的各中央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并在集团范围内有条件地推广项目运作制,适时将中央研究所提升为中央。同时,对前期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协同产业构筑新兴的产业增长点。

产业化发展在中短期追求的是夯实基础、归束做强。集团产业化中短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积极建立为所有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科研体系(技术赶超体系)上,即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管控和市场、科研体系要针对所有业务进行加强,同时建立规模化业务的筛选机制和培育机制。另外,集团中短期业务发展重点应放在处于优秀业务区域的难规模化业务,结合系统集成业务和工程公司业务的优势,以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业务为突破点进行京内业务的重点倾斜发展,对重点发展业务集团要给予资金和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协调重点业务中重复业务的整合和互相支持业务的有机结合,其余的业务鼓励其自身积极发展。

产业化发展在中长期追求的是重点突破、快速发展。中长期,在内部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

文档

实用标准

集团除了抓整体管控外,应把产业突破的重心向规模化和相对规模化业务倾斜,即集团的工作中心要从以一体化业务为重点的难规模化业务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具体方式可以有现有难规模化业务的相对规模化,以及逐渐向好的新设规模化产品和业务倾斜(前提是有好的规模化业务)等,通过集中优势力量,运用重点快速突破的策略迅速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实现规模发展。而一体化业务,技术扫描式业务等传统业务还应该继续发展。

行业服务体系中短期以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为阶段性目标。这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对各所已有的行业服务资源和业务进行厘清,并按照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方式进行分类发展,将盈利性业务和面向企业服务的非盈利性业务以业务部门的形式设在各所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进行发展。同时,在集团框架下共享各种行业服务业务。

行业服务体系中长期以一个平台、两种运作为阶段性目标。在此阶段,集团将在前期所内行业服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集团的行业服务大平台。通过判断行业服务业务与集团战略的相关性,找出匹配度高的行业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运作。

结合未来自身产业发展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某/集团科研体系的要求,提出科研体系的总体目标如下图2-1所示。某/集团未来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同时在当前、中短期和中长期的阶段性目标分别为:“准确定位”,“逐步过渡完善体系”和“ 产研结合协调发展”。 图2-1:某科研体系战略目标

1. 科研开发体系定位

文档

实用标准

首先,随着某/集团未来科研体系从利润中心向成本中心的转变,未来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开发体系,如图2-2所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科研、产业和行业的分别定位和区别发展。

图2-2:某未来科研体系未来定位

同时,将随着未来研发资金来源的变化,某/集团科研体系也需逐渐由为国家、行业、产业同时服务,转变为以为产业服务为主,如图2-3所示。 图2-3:某未来科研体系资金来源 2. 科研开发体系研发深度定位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三种类型。如表2-1所示。

表2-1:科研研究国际通用分类 分 类 内 容 是指为了增加知识和发现新的探索领域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基础研究不考虑任基础研究 何特定的商业目的,其成果常常对广泛的领域产生影响 是指运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探索和寻找有实用目的新知识和可能的技术创应用研究 新。是否考虑特定的商业目的是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 又称发展研究,它是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和成果,寻找明确具体的技产品开发 术创新的研究,其研究目的是取得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 图2-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前不同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图

经过1985年以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国家一方面加强了对中科、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归并改制,使得工艺所、产品所成为了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而对行业

文档

实用标准

基础共性研究所则减少了在应用研究上的财政支持,希望技术型企业能够承担应用研究的主体,但这种转变需要时间,这就使得国家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出现了应用研究链条上的脱节,如图2-5所示。

图2-5:中国科技体制未来不同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图

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某/集团科研体系的定位上,应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不同的定位。

图2-6:未来集团科研体系整体定位

未来集团科研体系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应定位于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填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真空地带。发挥集团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着力争取国家/政府在应用研究领域,基础应用研究领域的项目,特别是那些与自身产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项目,如图2-6所示。

未来集团科研体系在行业服务体系中应定位于应用研究的后端与产品开发的前端之间,避免与自身产业相冲突。

未来集团科研体系在行业服务体系中应定位于有一定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目前某的科研人员大多已下沉到产业部门,他们既是科研体系的基层人员,又是产业部门的一线人员,但是从长远来看,集团应加强对应用的研究,为自身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根据前面的内外部分析和未来科研开发体系的战略定位,我们认为,未来某/集团的科研开发体系运作模式在设计时应该遵照如下四大原则:

1. 科研体系未来3-5年内要逐渐由主要为国家服务转变为向国家和自身产业提供服 2. 形成结构清晰的集团科研开发构架;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