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习题(上海体院) 下载本文

3. 有训练的运动员在定量负荷时的机能表现为 、 和 。 4. 有训练的运动员在最大负荷时机能表现为 、 和 。 5. 评定人体的工作能力,常用的定量负荷实验有 、 和 。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血液缓冲酸性物质能力的较高幅度提高,这是( )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变化之一。

A、力量项目 B、速度项目 C、有氧耐力项目 D、无氧耐力项目

2. 与普通人比较,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中等强度动力性运动时收缩压明显上升,是由于( )的原因。

A、外周阻力明显增大 B、循环血量明显增大 C、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大 D、大动脉弹性明显改变

3. 长期力量性运动训练使心室壁肌肉增厚的主要原因是力量性运动使( )。 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 B、心脏射血前负荷增加 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 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

4. 长期耐力性运动训练使心室腔容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耐力性运动使( )。 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 B、心脏射血前负荷增加 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 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

5. 运动员在静止用力练习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远不如结束后明显,这种生理学现象称为( )。

A、林加尔德现象 B、波尔效应 C、瓦尔萨尔瓦现象 D、库珀氏阈 6.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氧脉搏可达( )。

A、5-10ml/bs B、10-15ml/bs C、18-20ml/bs D、22-23ml/bs 7. 可以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依据主要是根据( )特征。 A、形态 B、心血管 C、遗传 D、可训练性

8. 尿肌酐指数可以间接用来反映骨骼肌中( )含量。 A、肌糖原 B、线粒体 C、ATP和CP D、ATP酶和CP酶

9. 24小时尿肌酐排出量(mg)与体重(kg)的比值,称为( )。 A、尿肌酐指数 B、尿素氮指数 C、磷酸原指数 D、尿肌酸指数

10. 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关节软骨的厚度、可压缩性、接触面积均(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11. 有训练的力量项目运动员安静时,肌肉中ATP-CP系统、糖酵解酶活性(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12. 有训练运动员安静状态血红蛋白含量( )。 A、不变 B、稍有增加 C、稍有降低 D、不一定

13. 系统耐力训练后,能引起运动员心脏重量/体重比值(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14. 耐力训练可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安静状态下运动员收缩压和舒张压可( )。 A、升高 B、降低

C、收缩压略高,舒张压略低 D、收缩压略低,舒张压略高 15. 运动性低血压、心动徐缓,多见于( )运动员。 A、短跑 B、长跑 C、体操 D、射击

16. 有训练耐力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心率较低,每搏输出量( )。 A、略有增加 B、略有降低 C、变化不大 D、不一定

17. 随意停止呼吸时间长短,是评定( )中枢对缺氧和二氧化碳耐受性的重要标志。

A、心血管 B、呼吸 C、运动

18.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即刻,心率、收缩压比无训练者( )。 A、上升得多 B、上升得少 C、上升明显 D、降低

19. 有训练运动员为适应运动的需要,心脏主要是增加( )为主,提高心输出量。 A、心率 B、收缩力量 C、血压 D、回心血量 20. 评定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简便指标是( )。 A、呼吸频率 B、血压 C、体重 D、心率

21. 肌肉出现局部慢性疲劳且疲劳尚未消除时,在肌电图上可观察到肌肉的( )延长。 A、收缩期 B、宽息期 C、潜伏期

22. 运动员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滞和协调性差,属于( )疲劳。 A、稍有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五、简答题

1. 简述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2. 在安静状态、定量负荷和最大负荷时评定运动员训练效果时的原则是什么? 3. 有训练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血管机能改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有训练运动员在定量动力性负荷时,心血管机能有哪些表现? 5. 如何评定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适宜?

6. 结合本人专项,试选取适当生理学指标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训练 一、名词解释

生长发育 儿童少年 青春发育期 性成熟期 第一性征 第二性征 骨化 初潮

青春期高血压 月经来潮 月经周期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身体素质发展的稳定阶段 二、判断题

( )1. 与成人比较,儿少的骨骼中软骨成分多、有机物多、骨骼不坚固,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 )2. 儿少的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薄弱,因此儿少关节活动度大、灵活性好,但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

( )3. 儿少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是不平衡的,大肌群发育早,生长速度较快;而小肌群发育迟,生长速度慢。

( )4. 儿少的心输出量较成人小,但心输出量的相对值较成人高。 ( )5. 儿少由于代谢率较高,安静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快。

( )6. 儿少心脏收缩力较弱,血管弹性较好,因此,儿少的收缩压不高而舒张压并不很低,因此脉压差较小。

( )7. 儿少神经系统活动中,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

( )8. 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别快的年龄阶段称为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9. 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少年各种身体素质,男性优于女性。 ( )10. 女性生殖周期发生原因是由于性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周期性变化。 ( )11. 7-12岁为儿童期,13-17岁为少年期。

( )12. 第二性征是性的本质区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13. 青春期高血压是由于性腺和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的。

( )14. 儿少不适合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和距离较长的运动,原因是其最大摄氧量和有氧工作能力低。

( )15. 儿少肌肉成分随年龄增加,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减少,水分增加。

( )16. 全身肌肉力量男子在25岁左右、女子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此后随年龄增长很快减退。

( )17. 儿童安静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血压则随年龄递增。

( )18. 儿童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因此儿童心脏不能胜任一定紧张性的肌肉工作。

( )19.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最晚的是生殖系统。 ( )20. 各种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均衡发展。

( )21. 力量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10-16岁,女子在9-13岁。 ( )22. 速度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7-14岁,女子在7-12岁。 ( )23. 耐力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19-23岁,女子在15-17岁。 ( )24. 灵敏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约在13-14岁。

( )25. 儿童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抑制过程较弱,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易扩散、不易集中。

( )26. 儿童做动作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原因是兴奋过程占优势。

( )27. 出生后,10岁前女孩的发育速度比男孩快;10-20岁时男孩的发育速度加快。 ( )28. 女子的重心低、肌肉力量差,因此平衡能力强。

( )29. 女子的关节、韧带、肌肉弹性好,动作幅度大而稳定,适合体操、技巧和武术等运动练习。

( )30. 女子体脂含量高,因此长时间有氧工作的能力强于男子。 三、填空题

1. 年龄划分的依据有 、 和 。

2. 青春发育期是 的阶段,以 为开始的标志;以 为结束。 标志着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发育期可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3. 第一性征是指 ;第二性征是指 。

4.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肌肉发育不平衡,躯干肌先于 ,屈肌先于 ,上肢肌先于 ,大块肌肉先于 。

5. 青春期高血压是指 ,其特点是 。

6. 儿童血压较成人低的原因是 和 因素造成的。

7. 儿童少年心机收缩力相对较弱是由于 、 和 造成的。

8. 根据儿童少年的心血管结构和机能特点,在安排体育教学时应注意 、 和 。

9. 儿少脑细胞的工作特点是: 、 和恢复过程快。

10.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靠 增快而增加的;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依靠 来增加的。

11. 各种素质的自然增长分两个阶段,分别是 和 。 12. 雌激素有促进 的作用;雄激素有促进 的作用。

13. 儿少小肌群在 岁后才迅速发展;躯干力量增长最大的时期是在 岁。 14. 女子骨骼与男子比较有 、 、 和 的特点。 15. 女子肌肉与男子比较有 和 的特点。

16. 儿童时期年龄越小越适宜进行 和 素质的训练;7-12岁或14岁期间进行 素质训练较适宜。

17. 身体素质发展到最高水平的年龄阶段,男女多数在 岁之间,身体素质增长稳定阶段的年龄大致在 岁。

18. 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越为 L/min;最大氧脉搏在 ml/bs。

19.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在 阶段最快;增长速度开始缓慢的时期在 阶段。 20.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在 阶段进行训练较适宜。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青春期高血压一般多见于( )的青少年。

A、身体发育不良 B、身体虚弱 C、身高增长缓慢 D、身高增长迅速 2.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 )。 A、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B、身体素质发展的自然增长 C、身体素质发展的顺序性 D、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3. 在正常情况下,安静状态女子的体温较男子( )。 A、高 B、低 C、无差别

4. 出生时的男女性别和性腺决定的性征称为( )。

A、第一性征 B、第二性征 C、第三性征 D、第四性征 5. 和成人相比,儿童疲劳出现和恢复均( )。 A、慢 B、快 C、无差别

6. 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以( )为依据。

A、生长发育规律 B、形态和机能 C、心理 D、性腺和卵巢的机能 7. 各项身体素质自然增长速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 C、速度—力量—耐力 D、力量—速度—耐力

8. 各项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速度—耐力—力量 B、耐力—力量—速度 C、力量—速度—耐力 D、速度—力量—耐力 9. 挑选高个子运动员,应选性成熟较( )。 A、早 B、晚 C、不确定

10. 与成人比较,儿童骨的成分内水分和有机物质多,而无机物( )。 A、多 B、少 C、不确定

11. 当儿少身高增长快时,肌肉主要向( )发展。 A、纵向 B、横向 C、纵横均衡发展

12. 当儿少身高增长缓慢时,肌肉主要向( )发展。 A、纵向 B、横向 C、纵横均衡发展 五、简答题

1. 青春发育期是如何划分的?

2. 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什么?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待? 3. 儿少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4. 根据儿少骨与关节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5. 根据儿少肌肉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6. 根据儿少的循环呼吸系统特点,如何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 7. 根据女子解剖生理特点,如何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十七章 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 一、名词解释

动力性练习 静力性练习 周期性运动 非周期性运动 运动性机能 植物性机能 运动强度 重力性休克 林加尔德(Lindgaard)现象 瓦尔撒尔瓦(Valsalva)现象 二、判断题

( )1. 短跑运动主要以无氧氧化供能,因此,优秀短跑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增加很多。

( )2. 经过系统短跑训练后,肌肉中ATP和CP含量提高,而酶活性提高不明显。 ( )3. “林加尔德”现象是指,在进行肌肉静止用力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变化比运动后明显。

( )4. 动力性活动中对抗肌群交替舒缩,身体多数环节在空间移动,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在活动中肌肉不发生等张收缩。

( )5. 静力性活动中肌群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身体多数环节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固定姿势、静止不动,因此在活动中肌肉不发生等长收缩。

( )6. 在任何运动项目中,肌肉的收缩包括静力性和动力性的成分,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

( )7. 短跑结束后若突然停止不动,可能会发生“重力性休克”。 ( )8. 在短跑运动中,整体的呼吸商可在1.0-2.0。

( )9. 在中跑和长跑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 )10. 短跑运动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肌肉中ATP和CP耗尽。

( )11. 短跑运动主要依靠ATP-CP系统供能,因此,经过长期训练短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不会提高。

( )12. 在800米跑的过程中,呼吸机能可维持在最高水平。

( )13. 400米跑的运动强度大于800米跑,因此,400米跑后即刻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800米。

( )14. 100米全力跑的运动量小于马拉松跑,但运动强度大于马拉松跑。 ( )15. 在马拉松跑的过程中,整体平均呼吸商可在0.7-08。 三、填空题

1. 按照肌肉活动特征,运动练习可分为 和 练习。 2. 按照动作结构特征,运动练习可分为 、 和 练习。

3. 按照肌肉工作时的相对强度,运动练习可分为 、 、 和小强度练习。 4. 以发展占优势的素质为主,可将运动练习分为 、 、 、 和 五种练习。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运动强度可以用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表示,45%-65% O2max属于( )的运动。 A、极量强度 B、亚极量强度 C、中等强度 D、小强度 2. 下列运动中平均每分能耗最大的项目是( )。 A、足球 B、篮球 C、排球 D、网球

3. 短跑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到安静状态比动脉血压( )。 A、快 B、慢 C、同时

4. 在运动中一定会出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项目是( )。 A、短跑 B、中跑 C、长跑 D、以上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