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G
G G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G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比较ρ液与ρ物 。 与G或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物体挂在下,又浸没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 向上的浮力F浮,向上的测力计对它的拉力(大小即测力计的示数),向下的重力G,此时 则G=F浮+F 所以F浮=G-F(此公式也是这种情况下,浮力的常用计算公式之一) 又原理F浮=p液V排g 则V排=F浮/p水g=(G-F)/p水g 浸没,则物体的体积V=V排=(G-F)/p水g 物体的质量 m=G/g 所以物体的密度 p=m/V=(G/g)/{(G-F)/p水g}=p水G/(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若冰块中物质密度大于水,则冰融化时物体下沉,液体产生的总浮力减小,V排减小,液面降低。 物体的密度大于水时 冰没融化时 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浮力,浮力等于重力 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当冰融化时,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 浮力,和支持力 浮力=重力-支持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若冰块中物质密度等于或小于水,则冰融化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液体产生的总浮力不变,V排不变,液面不变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 = G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船和货物共重G=m = m g 轮g 。 (2)、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