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篇叙事文学创作的创新与繁荣 下载本文

推动汉语长篇叙事文学的创新与繁荣

江苏兴化设立“施耐庵文学奖”

4月25日,“惠生?施耐庵文学奖”的评选工作在江苏兴化正式启动。江苏省作家协会、兴化市人民政府、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在兴化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文艺报、文学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出版社、新浪网、新华网等20多家媒体,向社会发布了此项消息。

施耐庵文学奖,全称为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以“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命名。该奖项评选对象为年度内在国家批准的纸质媒体首次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汉语长篇叙事原创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传记、散文、叙事诗等多种体裁,目的是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推动汉语长篇叙事文学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同时提升兴化当地长篇叙事文学的创作水平。与国内其他文学奖相比,施耐庵文学奖的特点是虚构作品与纪实作品并重,评选对象覆盖面更广。

施耐庵文学奖由兴化市人民政府设立,兴化为该奖的永久颁奖地。

泽国水乡的文学壮举

兴化地处里下河腹部,是苏中的一个县级城市。这么一个地方设立奖面如此广泛、规格如此高端的奖项,虽然出乎人们

1

的意料之外,却有其自身的充足理由。

兴化是水浒故里。境内芦荡相连,港汊交错,与《水浒》中对梁山泊的描述非常相似。十四世纪中期,施耐庵在兴化的文学行走,成就了他杰出的长篇叙事作品《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其结构宏伟严密,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格统一,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中国明清小说的繁荣局面。施耐庵被誉为“世界长篇小说之鼻祖”,他也是中国俗文化的最杰出代表。兴化市现存的施耐庵墓,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兴化抗日民主政府在烽火连天的状况下筹资重修的,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有著述传统。无论贵至台辅,还是久困场屋,兴化人对著书立说都别有情愫。明朝内阁大学士、“五朝元老”高谷所著的《育斋文集》、“状元宰相”李春芳所著的《贻安堂集》、东阁大学士吴甡所著的《安危注》和《柴庵疏稿》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县志收录篇目的邑人学术著作多达320多部,其中有14部被收入《明史?艺文志》,3部被收入《四库全书》。文学家宗臣、史学家李清、文艺理论家刘熙载都是兴化人。在长篇叙事文学的创作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有两部与兴化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开创了中国明清小说的繁荣局面。“状元宰相”李春芳以“华阳洞天主人”的署名,为吴承恩校订了《西游记》,有专家甚至提出李春芳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观点。此外,专家考证,《封神演义》

2

的作者是兴化明代道士陆西星,《梼杌闲评》的作者是兴化著有《三垣笔记》、《南渡录》的史学家李清。从元末至清初,兴化有如此多的小说作家和小说成就,因而被学界人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祥地、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

当代的“兴化文学现象”。深厚的著述传统,流风余韵,影响至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化涌现出一大批在长篇小说创作

方面卓有成就的作家,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造了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兴化现象”。从兴化陆续走出的毕飞宇、王干、费振钟、

庞余亮、朱辉、顾保孜、刘仁前、梅国云、罗国明、顾坚等一大批作家,在叙事文学的创作方面,硕果累累。留守本土的作

家同样笔耕不辍,近10年间,出版文艺类图书有50本之多。2005

至2006年不到一年间,兴化籍作家不约而同推出了以故乡为背景的6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毕飞宇的《平原》、朱辉的《白驹》、庞余亮的《薄荷》、顾坚的《元红》、刘仁前的《香河》、刘春龙的《深爱至痛》。这样的创作阵势和成果,在全国县级市中极为罕

见。2009年江苏省作协召开了“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在全

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放大“施耐庵”文学品牌效应,进一步继承发扬《水浒》叙事艺术传统,几年之前,兴化市政府就有设立施耐庵文学奖的构想。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国内文学界专家的论证,肯定了设立施耐庵文学奖的积极意义与现实可能,最终完成了设立此项文学大奖的壮举。从兴化起步最终落户在上海浦东的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施耐庵文学奖提供了鼎力支持。惠生

3

控股集团是一家以能源服务及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拓展的公司,拥有能源、重工、化工、生物与通讯四大主导产业体系。惠生公司长期支持兴化的文化事业,去年向兴化博物馆捐赠了价值两百多万元的清代画家黄慎的书画作品。公司将长期与兴化市政府合作,拓展社会力量助推文学事业发展的新路。

施耐庵文学奖的提名与评选

按照评奖办法,施耐庵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评奖并颁奖。每届评出4部作品,其中海外作品1部,首届每部奖励10万元;另设特别奖1-2部,奖励兴化籍作者的作品。

与国内其他文学奖不同,施耐庵文学奖评选工作分为提名和评选两部分。国内其他文学奖评选对象大都源于组织推介、个人申报,而施耐庵文学奖则设立了专门的提名委员会,每届提名委员会由不少于50名评论家、文学编辑等专业人士组成。各届提名委员可根据需要变更,本届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女士。

2011年评选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作品。参评作品应充分展示和彰显汉语的艺术韵味,注重中国的本土经验和文化;突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表达,同时鼓励对汉语叙事方式的探索和创新,拓展汉语叙事宽阔空间。

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由11人组成的,设主席1名,委员10名。与国内其他文学奖评审委员大都不固定的情况不同,

4

施耐庵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为终身聘任,除特殊情况外,不再更换,此举也将确保评奖标准的连续性、稳定性,甚至有望推动形成相关创作流派的诞生。评审委员会主席为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先生。为保证评奖的公正性,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为独立评审人,凡可能与参评作者作品产生利益关系(如出版社人员、参评作者的亲属等)者,均不予聘任,已聘任者发现上述情况即行解聘。

施耐庵文学奖的评奖程序,首先由提名委员会通过2轮推荐确定候选作品。每个委员提名与获奖数等同的作品,并写出不少于200字的提名理由。组委会按得票多少确定前50部作品,再由提名委员会投票,产生前20名作品,提交评审委员会终审评选。提名理由与投票结果均在媒体即时发布。评审委员会原则上通过3轮投票确定获奖作品。评审意见、评审结果均以实名由组委会公布。评奖年的10月中旬在兴化市举行颁奖仪式。

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学大奖

设立施耐庵文学奖,就地方文化建设而言,意义重大,兴化市委书记贾春林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一是追思先贤。兴化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兴化人民为北宋知县范仲淹修建了“范公祠”、“景范堂”,为清代乡贤郑板桥重修了故居、纪念馆,以示景仰。设立施耐庵文学奖,同样意在唤起人们对施耐庵及以《水浒》为代表的中国长篇叙事文学传统的关注和重视。二是顺势而为。兴化近年来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成绩斐然,设立施耐庵文学奖,有助于本籍、本土的作家拓宽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