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2.2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3.2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材分析

1.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它的前面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后面是“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节课共有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用“四舍法”来试商,又分成两个层次,第(1)小题是用四舍法直接试商,不需要调商,第(2)小题也是用四舍法试商,但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调商。第二个例题是用“五入法”来试商,也可能需要调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在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钱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4.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数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商才

- 1 -

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5.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试商的原理。②商两位数。让主要就是喝学生探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6.对于试商的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商就能确定出一位商。在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7.本节课还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景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0人,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掌握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另外,有些学生课前已经通过不同的途径会口算用整十数除整百、几百几十的除法,还有个别学生会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教学时,我会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复习入手,由易到难,逐步迁移,对于个别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或者分层次布置作业。

设计理念

- 2 -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本节课强调让学生在观察情景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打算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地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于计算。因为这是小学阶段学生进行除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试商方法,学生才能顺利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四舍五入法”是除法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试商方法,但学生开始时往往容易出错,难就难在有时候需要调商,如果学生突破了这个难点,减少试商的次数,将会大大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和做题速度。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策略

复习法、讲解法、练习法、对话、交流、小组合作等。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