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沙丘” 下载本文

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时空与主题认知】 ①在哪?青藏高原的错那湖

②什么时候?冬春季——扣住这一时间 ③主题?风沙灾害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①【读图】错那湖东北部有三条河流汇入:那金曲、桑曲、巴索曲,河流由山地发源

——流水侵蚀→形成河沙→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堆积

②【隐性信息】冬春季青藏高原河流为枯水期 ——水位下降→河滩外露→沙源

——河流径流量减少→入湖径流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滩外露→沙源 【答案】

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 ②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

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注:湖泊水位低/湖滩泥沙这一点容易遗漏,注意用尽图例信息)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 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均得2分)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河滩裸露/ 河边泥沙裸露(均得2分) 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地表多沙质风化物(均得2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思路推导】

1.为什么会起沙?有风;为什么风能起沙?

——分析风本身及其影响因素:风向、风速与风力、地形对风的影响、下垫面性质与阻力

3.为什么是在冬春季?为何强调冬春季? ——冬春季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更容易起沙

①“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 【读图】错那湖位于起沙区域西侧,起沙区域东部河谷

——大风日数多,西风经过湖面阻力小,且沙源东部为河谷,狭管效应,风力较强

②“冬春季、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冬春季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对风沙抑制作用小

【答案】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可以想象一下铁路的场景:

铁轨是架在路基上的,相对铁路两边的地面要高出一些。在一些部位,还会有信号灯等设备。

“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

对于铁路而言,20-30cm高度之内的东西有路基、铁轨和信号设备(信号灯)。风沙流吹过铁路,其风力侵蚀作用会对路基、铁轨和信号设备产生影响。 就地起沙且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说明风沙多是仅能扬起随即沉积到铁路上,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搬运。久而久之,风沙便堆积在铁路上,掩埋铁路。

对于列车而言,铺在铁路上的沙子会加剧车轮与铁轨之间的磨擦,从而加剧车轮磨损,同时风沙流与车厢产生磨蚀。

风沙流出现时,列车行经处气流不稳定,不利于列车安全运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