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匿有助于公议讨论 下载本文

以下我会模拟如何为双方立论,为了方便说明思路,我的立论会非常简单,并不适合在比赛中直接使用,特此说明。

首先,这个辩题中,我先默认双方对网络匿名性,公众议题,讨论,这几个关键词的定义没有异议。那么关键在于如何说明是否有利于。介于我一贯的立论思路——“排中律”,我会把反方解释为不利于。 下面开始说思路。

第一印象,是网络匿名性带来了保护机制,使得大家都更愿意说,更不怕说。所以,通过第一印象,我觉得可以主打保护机制带来的结果。

正方:网络上更多人愿意发言,使得信息更加丰富,不同意见都得以表达。(以下简称丰富)

反方:网络上更多人愿意发言,使得信息更加嘈杂,不负责任的言论和缺乏相关知识的胡说八道会降低信噪比。(以下简称嘈杂)

好,我们就做单点论。一般来说,初级的辩手,在场上就会不断地车轱辘话来争夺,丰富还是嘈杂。

模拟一下:

正方:xxxx,是不是使得我们信息更丰富了呢?

反方:但是不负责任的言论,质量较低,会误导大众,难道不是坏事吗?

正方:虽然言论有好有坏,但是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啊。而且正是因为不同言论都得以表达,我们的信息才更丰富啊。

反方:所以对方辩友的意思是,大众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咯?那对方如何解释如此多的网络谣言呢? 正方:可是我们看到,同样有非常多的辟谣啊,这不正是自由的言论环境带来的吗?

反方:但是谣言总是比辟谣多,比辟谣快,比辟谣传播广啊?难道这就是对方辩友希望的吗?

····

嗯,很无聊吧?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深入。

其实,如果我们认可人民群众的眼睛通常是雪亮的,并且是亮瞎了的···(你们懂这个意思哈),那么丰富和嘈杂,其实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我们进一步来看,就需要论证,丰富并且嘈杂的环境,到底对信息的获取,或者说对整个社会的效应,是正向还是逆向对吧?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模型,设丰富为x,嘈杂为y,最终效应为s,s=f(x,y)。 而,z为网络匿名性,则有,x=g(z),y=h(z),所以,s=f(g(z),h(z))。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需要明确f,g,h这三个函数到底是什么,从而得出s的变化。于是,我们的任务变成了,双方各自寻找到合理的f,g,h来验证s的上升或下降。在考虑到时代,工具,社会制度等等因素,这个模型会变得比较复杂,而这种复杂,就是对辩手实力的考验了。

一方面,你要建立比较合适的模型,从无数的相关论文和学术资料中,寻找到建模的方式; 另一方面,你要找到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你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由于目前人类社会对这个模型该如何建,并没有共识,也不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释,因此双方具有可辩性,因为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型,那么不同的模型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也都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就需要辩手的实力——资料,表达,合理化模型——来向观众宣传自己的模型,证明其(相对于对方)的优越性。

以上,就是我在上面引用的第二个问题中,关于可辩性一节提到的,论证建模带来的可辩性。当需要同时立正反方的论时,这就是思路——将问题一直推到“可辩性”带来的区别上:定义,价值,论证模型。

然后,就是硬实力了,无论定义战,价值战,论证模型战,最终还是要依靠辩手和队伍的实力,翔实的资料,合

理的类比,直插人心的情感配合流畅而优雅的表达,来提高说服力。

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媒介,网络自从兴起起就是开放、自由的象征。它的开放和自由很大程度是源于其匿名性。

“匿名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充分的意见表达。如果说言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普通人能通过网络有机会发表意见的话,那么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人们也从网络中了解其他人的舆论。” 安全感就是网络匿名性的魅力,正如我们说所“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此网民在发表言论时,尤其是批评建议时,减少了后顾之忧。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家,对言论有着的千年桎梏。而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匿名性极大地释放了网民的表达意愿。(古)

议题是公共政策的前身,公众议题则是议题在成熟扩大期公众参与讨论,表达民意这样一个阶段,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是推动政策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推动政策拟订的群众性很强的一个东西

第四,公众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传统媒体对民情、民意一般都有个加工、筛选的“把关”程序,有时一些更真实而一手的舆论、呼声却得不到传达,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工序”。同时,网络的匿名功能使得网民在表达个人意见时不必有所顾忌、有所担忧。这种“无记名投票”式的宽松、自由环境,便于人们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网络匿名性有助于公共议题的讨论 1. 匿名性保证多元化声音出现 2. 揭露黑暗的社会现象

3. 0

网络匿名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不可识别性。即是说在网络社会的交流活动中,参与交

流的主体,其社会属性的缺失或不完备,造成主体身份的无法确立和无法认定

起初,韩国网民大多是支持实施网络实名制的。2005年7月YAHOO韩国网站对互联网用户对此进行了在线舆论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20%表示反对,前者是后者的4倍。赞成者的理由是,认为引进实名制后,会有效地减少没有根据的辱骂和诽谤,大大缓解网络暴力。

然而,却有很多因素导致了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

其一,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声音始终存在。早在2005年就有社会团体反对网络实名制。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将导致言论自由的萎缩、个人信息的暴露、以偏概全,是对“有良心的因特网公众”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的网上活动都有记录,会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社会”。

其二,实行网络实名制以来5年,并未达到大幅度减少网络暴力的初衷。据首尔大学一项研究,5年来,韩国网络上的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不到2个百分点。可是为了这2个百分点的降低,韩国政府与社会却付出了巨额的管理成本。

其三,网络实名制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发生了矛盾。网络实名制造成了互联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