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内部条件: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林地区划;林木条件——树种、林分结构与年龄、林分蓄积与生长量 ★外部条件:森林经营水平、林道网的建设、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法规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 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用材林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 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和场所; ★ 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

◆同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各径级株数分布合理、各个龄级林分面积相等、各林分龄级大小应与蓄积大小成正比

◆异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合理的径级株数分布——全龄林、龄级与径级成正比、株数与径级分布要合理(反J型曲线);合理的蓄积分布——径级大小与蓄积成正比(正J型曲线);林分按径级大小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大、中、小,蓄积比:5:3:2

◆法正林:具备法正状态的森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久平衡的一种状态森林,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蓄作业,即每一年有均等数量的木材收获,平衡的固定收获量。

◆法正林的具备条件:1)法正的龄级分配:各龄阶的面积a=F/V 改位面积=原级面积×地位级数字化×改位系数 改位系数=1/所改后的地位级指数;2)法正的林分排列:有利于保护纯林、有利于更新、有利于采伐运输;3)法正的生长量:在经营单位内与树种龄级相适应的最大生长量。法正生长量=各龄级生长量之和 法正林生长量=最老林分的蓄积量=采伐量;4)法正的蓄积量:长期以来保证不变的蓄积量。①查表Vn=n(mn+m2n+......+mu/2) ②公式计算 Vn= (V春+V秋)/2=(u×Z)/2 ③法正林蓄积量的计算

Vn=(u×Z)/2→Vn=(u×Z/u)×u/2→Vn=(u/2)×mu →2Vn=u×mu=u×En ④法正采伐率=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法正采伐量/蓄积量=最老林分蓄积量/蓄积 P=Z/Vn=Z/(u×Z/2)]×100=200/u 轮伐期越长,利用率越小 En=P×Vn 生长量=采伐量×采伐率

◆法正学说评价:★优点——利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具有实际意义;法正的龄级分配是法正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排列的重要基础;采伐培训结合;法正林分排列是构成法正林重要条件,利于更新、采运、保护。★缺点——强的定性话、模式化;只从森林内部出发;基于同龄林,未考虑到现实林分资源;针对有林地,不能解决荒林地;只针对用材林,对经济林生态公益林不能使用。

◆森林调整:为了实现森林永续利用,森林经营应用森林调整理论与技术,对现实森林进行调整,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把现实森林的结构逐步调整成为完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秩序,能够使森林逐步实现永续利用。

◆完全调整林:森林通过若干次调整以后,形成理想的森林结构,建立起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永续利用结构空间秩序与时间秩序的标准林。完全调整林根据年龄划分为同龄林与异林龄完全调整林两种类型。 ◆完全调整林应具备的条件 1) 2) 3)

森林每年或定期收获蓄积、大小和质量大体相等。

各个直径级或龄级的林木保持适当的比例,能够每年或定期取得数量大致相等,达到期望大小的收获量。 收获量包括野生动物、游憩、美学价值和其他林产品。

u

u

u

u

u

u

◆检查法:检查法的特点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森林经营方法。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检查森林结构、蓄积和生长量的变化。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法,它的基本想法和方法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具体做法:择伐老世代林木,逐步更新,使株数与径级呈反“J”型曲线分布;择伐非主要树种与病腐木;对大径级择伐时,同时对小径级实行抚育间伐。

检查法的经营原则: ①尽可能多的持续生产; ②用尽可能少的资料进行生产;③尽可能生产最好的材种。

◆森林作业法的概念:在作业级(经营类型)内,根据林分的特点和既定的经营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从更新到采伐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经营方式的体制,也就是说,将更新方法和森林的主伐方式,组织和规划起来,它是一套完整的经营利用作业体系。 ◆森林作业法的分类

1.按林分起源而分的森林作业法 :乔林作业;法矮林作业法;中林作业法 2.按采伐方式而分的森林作业法 :皆伐作业法;渐伐作业法;择伐作业法 3.按木材产品类型而分的森林作业法 :大型产品作业法;小型产品作业法

◆皆伐作业法:特点: 伐区式的作业,一次伐光伐区上的所有林木,采伐后才更新,所以又称后更作业,一般采用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的方法恢复森林,形成同龄林,主要适于阳性树种或中性偏阳的树种。

◆皆伐作业法优点:能充分利用伐区上所有的成熟的立木资源;采伐过程中易于机械化操作,集材可以不考虑幼树;更新系统完整,整地、造林很完整;作业方式简单,对林学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检查、 监督,是否执行森林采伐更新技术管理条例,采伐面积是否超过国家规定,检查就可能检查出来。皆伐作业法缺点:受自然条件限制,坡度大,冲刷严重的地方,不能采伐;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容易失去生态平衡。

渐伐作业法:特点:伐区式作业方式, 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伐区上的林分分几次逐步伐光,采伐前,就要更新,所以又称前更作业。

◆采伐分为:①预备伐:先采一些林木,目的在于改善林木的发育状况,促进林木的大量结实和加速死地被物的分解,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创造有利条件;②下种伐:在林木种子年进行,目的在于促进种子发芽和幼树初期生长;③后伐:又称终伐或清理伐,幼苗幼树生长旺盛,不需要庇荫,需要更多的光照,可以把老一代林木全部伐去。

优点:保证更新,幼苗幼树得到保护;保护林地免受冲刷;适宜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林分。缺点:不适宜森工部门采伐作业,采伐技术复杂,只适宜高度集约经营水平林区,机械化集材难以实现,尽管这样,德国、瑞世等国长期使用这种方法。 ◆择伐作业法:粗放择伐作业法;集约择伐作业法

◆森林作业法确定的原则 :①根据森林经营的目的,确定作业法;②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作业法;③依据立地条件,确定作业法。

◆林业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森林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为社会提供食物、纤维和木材以及各种环境效益,以便缓解许多全球性的问题。森林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即:一是生产能力;二是可再生能力;三是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及措施:保护效益原则及实施;顺应自然原则及实施;公益性原则及实施;节约利用原则及实施 ◆森林成熟:将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标时的状态,称为森林成熟。森林达到成熟时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 ◆森林成熟概念的涵义:

⒈森林成熟指个别林木或经营上同一类型林分,不是指整个森林或森林综合体。

⒉反映和体现森林经营的目的和任务,森林成熟不仅是生物现象和林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种经济现象。 ⒊森林成熟反映出林业生产各方面的综合概念, 成为林业生产工作中重要的林学指标与经济指标。

◆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林分或树木的数量成熟,达到此状态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数量成熟,也称为材积收获最多成熟,绝对成熟等。主要用于用材林、薪炭林中。数量成熟的确定方法:1.生长过程表法:找出合适的生长过程表,查出材积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时间即可;2.标准地法:选择标准地→设立标准地→伐倒林分区分求积,计算材积总量和材积平均生长量→列表,查找数量成熟龄

◆工艺成熟: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皆伐)目的材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状态称为工艺成熟,此刻的年龄称为工艺成熟龄。工艺成熟的确定方法:1.生长过程表结合材种出材量表法;2.马尔丁法;3.标准地法。 ◆竹林成熟的确定方法:1.标志法;2.声响和外部特征

◆经济林成熟:目的产品平均年产量达到最高时的森林状态,称为经济林成熟。“平均年产量”是指从经营该经济林林分开始倒第n年间的前n年平均的年产量。

◆防护成熟:当林木或林分的防护效能出现最大值后,开始明显下降时称为防护成熟,此时的年龄称为防护成熟龄。防护成熟主要用于防护林中。

◆自然成熟:林分或单株林木在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都要经历从小到大、衰老,然后逐渐枯萎死亡的过程。当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称为自然成熟,也称为生理成熟。

◆经济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称为经济成熟,此时的年龄称为经济成熟龄。可用于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中。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到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所用的期间。实际上,轮伐期就是林分培育、采伐、更新全过程所用的时间,即成熟龄加上更新期。

◆择伐周期:在异龄林经营中,采伐部分达到成熟的林木,使其余保留林木继续生长,到林分恢复至伐前的状态时,所用的时间称为择伐周期,也叫回归年。简单的定义为:2次相邻择伐的间隔期。择伐周期的确定方法:1.径级择伐的择伐周期;2.用生长率和采伐强度确定择伐周期的方法;3.转移矩阵法。 ◆合理确定采伐量应考虑的原则

⒈有利于改善同龄林经营单位内各林分的龄级结构或异龄林的林分树木径级结构;

⒉在成熟林占优势的原始林区,确定的采伐量既要及时利用现有成过熟林资源,又要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采伐量,避免较大的变动;

⒊采伐的对象一定要是成熟林,达到主伐年龄的林分或达到工艺成熟的林分才能采伐;

⒋有利于改善林况和环境条件,要充分利用更新择伐、卫生采伐的木材产量,同时要积极扩大间伐利用。 一、面积控制法 (一) 区划轮伐法

LA(轮伐)=Σf/U Lv(轮伐)=LA(轮伐)×V m/hm

式中: LA(轮伐)---年伐面积;Σf---经营单位的总面积;Lv(轮伐)---年伐蓄积 ;U---轮伐期;V---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

3

2

(二)按成熟度计算的年伐量

LA(成熟度)=(f成+f过)/a Lv(成熟度)=(v成+v过)/a

式中:f成、f过分别为成、过熟林面积;v成、v过分别为成、过熟林蓄积;a为龄级期限。 (三)按林龄公式计算 ⒈按第一林龄式计算

LA(林龄Ⅰ)=(f近+f成+f过)/2a Lv(林龄Ⅰ)=LA×Vm/hm ⒉按第二林龄式计算

LA(林龄Ⅱ)=(f中1+f近+f成+f过)/3a Lv(林龄Ⅱ)=LA×Vm/hm2 公式将龄级期限延长到靠近近熟林的一个中龄林。 四)EБCA模型

f01= 1/n×[f11+1/2(f11+f21)+1/3(f11+f21+f31)+....+1/n (f11+f21+f31+.... +fn1)]

式中:f01--最近10年的总采伐面积;n--以10年为单位的轮伐期,如u=90年,则n=9;f11--最老龄级的面积;f21--次于f11的龄级面积;...fn1--最小龄级的面积。 (五)按林况计算

LA(林况)=ΣA/a Lv(林况)=ΣV/a

式中:ΣA--采伐小班的总面积;ΣV--采伐小班的总蓄积;a---采伐期限采伐期限定为多少年,要看经营水平高低。 二、材积控制法 (一)法正蓄积法 mantel公式

Vn=Z×u/2 2Vn/u=Z En=2Vn/u

用现实采伐量代替法正采伐量,又用现实蓄积量代替法正蓄积量,则有:

Ew=2Vw/u Sw=Ew/Vm/ha

优点:公式简单,计算的因子少,可以作为粗略计算年伐量之用。适用于龄级结构分配均匀的林分。

缺点:不适合龄级分配不均的林分,对中幼林占优势的林分,很可能采伐到未熟林。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天然林中,计算出的年伐量肯定偏大。 ⒉改正式

此为Landoridt提出,所以又称Landoridt公式。

当成、过熟林占优势时,为了避免按蓄积公式计算结果偏大的缺陷,兰多利特提出一个改正式。 Ew=2Vw/u=Vw/

由于改正系数比计算的年伐量减少17%,所以常采用作为改正系数。 Ew=Vw/

3利用率法(Utilization percentage method)

德国学者Hundeshagen 1821年提出,以生长量为基础确定收获量,并以导向法正蓄积为目标,其公式如下: Ew=Vw×P=Vw×En/Vn

若 Vw=Vn,则Ew= En,属标准林分;Vw>Vn,则Ew> En,采伐量大于生长量; Vw

用各龄级平均生长量之和代替各林分的连年生长量之和。

Ew=Z1+Z2+Z3+....+Zn=m1/a1+m2/a2+m3/a3+....+mn/an Sw=Ew/Vm/hm

式中: mi---各龄级的蓄积量 i=1,2,3.....n;zi---为各龄级平均生长量;ai---各龄级的平均年龄,取中值。 优点:适用于龄级结构均匀的林分;用生长量控制采伐量,可作为全国、大区控制年伐量理论依据。

缺点:不适用于龄级结构不均匀的林分;如果中幼林多,生长量大,计算出的年伐量就偏大,必然采到未熟林;当成过熟林多,如按平均生长量来确定采伐量,就会引起成过熟林资源积压、枯损、病腐率增加。没有包括自然稀疏的枯损量、间伐量的平均生长量,计算出的年伐量偏小。

2.检查法 Z=M2—M1+C

式中:Z: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M2:期末调查林分蓄积;M1:期初调查林分蓄积;C:期间林分采伐量。

检查法是高度集约经营方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其他项目的定期调查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2

3

u

u

3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