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 下载本文

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D.红肿硬结直径大于0.5cm为阳性; E.试验阳性说明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18. 下列哪种对象最适合接种卡介苗

A.长期低热和咳嗽 ,疑为肺结核的患儿; B.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 C. OT试验阳性儿童;

D. OT试验阴性儿童; E. 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

19. 一位18岁女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 ,痰中时有血丝 .消瘦并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 .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 ,其中痰标本微生物检查:

痰标本集菌涂片后 ,应选用的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特殊染色法; D.抗酸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

20.痰结核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巧克力色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沙包培养基; E.普通琼脂培养基问答题 四、问答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

2.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

3.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 ,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 4.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 5.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实际应用 ?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 2.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为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3.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4.旧结核菌素(OT):是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中的培养物经加热浓缩的滤液,其主要成分是结核菌蛋白。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 二、填空题

1.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2.罗氏,3~5周. 3.抗酸,红。

4.酸或碱和某些染料 ,湿热、紫外线、酒精. 5.磷脂、蜡质、索状因子、硫酸脑苷酯.

6.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肺结核.抗感染免疫 ,细胞免疫. 7.OT,PPD.机体曾经感染过结核杆菌;BCG(卡介苗). 8.65℃,15min.

9.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

10.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三、单选题

1.D 2.D 3.B 4.A 5.C 6.E 7.C 8.C 9.D 10.D 11.E 12.E 13.E 15.E 16.C 17.B 18.D 19.D 20.C 四、问答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

(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合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合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

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毫米。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合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致敏;患严重结合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3)实际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

2.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

(1)微生物检查:标本:痰液、尿、脑脊液或胸腹水等;直接涂片染色检查;浓缩集菌;分离培养;

(2)结核菌素试验:前屈臂皮下注射结核菌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注射部位结节直径大于0.5厘米为阳性。

(3)防治措施:接种卡介苗。

3.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

(1)原理: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而非抗酸菌则不具此特性,染色后容易被盐酸酒精脱色。

(2)步骤: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分钟或蒸染5分钟后,水洗。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时频频倾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冲洗。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分钟后,水冲洗,干燥,显微镜观察。 (3)结果:抗酸菌被染成红色,细胞及其他细菌被染成兰色。

第13章 棒杆菌属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16章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 2.青霉素串珠试验 3.锡克(Schick)试验 4.DPT(白百破三联疫苗) 5.硫磺样颗粒 6.白喉毒素 二.填空

1.鼠疫是一种 的烈性传染病,通过 传染给人。在临床上的病型有

、 、 。

2.我国流行的布氏杆菌有 、 、 ,其中最常见的是 。

3.布氏杆菌侵袭力强,主要经 , , , 等途径侵入机体引起波状热。

4.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染色 短小杆菌,我国流行的主要是 布氏杆菌。 5.布氏杆菌感染动物主要引起 ,感染人主要引起 。 6.布氏杆菌的侵袭力主要与 酶和 的抗吞噬作用有关。 7.鼠疫杆菌属于 菌属,引起的鼠疫是 性疾病。 8.鼠疫杆菌革兰染色 ,在陈旧培养基中常呈 。

9.鼠疫杆菌的荚膜抗原是 ,与毒力有关;可制备类毒素的物质是 。

10.鼠疫杆菌产生的毒素有 和 。 11.白喉抗毒素可用于 和 .

12.炭疽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 、 ,引起的疾病有 、 、 三种类型.

13.军团菌是 的病原体.培养时需提供 和铁时才能生长 .主要通过 传播.

14.培养白喉杆菌的培养基有 、 ,在 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15.白喉毒素由 产生 ,其毒性片段是 ,其能使 灭活 ,从而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

16.锡克试验根据 的原理 ,阳性反应说明 ,阳性反应说明 ,假阳性反应说明 ,混合反应说明 . 17.白喉的特异性预防方法是 .

18.培养百日咳杆菌的培养基常用 .该菌主要通过 传播 ,引起 .病后可获 免疫力.预防用 .

19.军团菌广泛存在于各种 ,侵入人体可寄生在 细胞内. 20.军团菌为革兰 菌,其细胞壁中含大量 .

21.治疗军团菌病首选药物是 ,并可与 联合应用. 22.绿脓杆菌属于 菌属 ,是重要的 致病菌.

23.抵抗百日咳杆菌的再感染主要依靠粘膜局部 ,母体血清IgG对新生儿 保护作用.

24.预防百日咳可接种 或 . 二.单选题

1.关于炭疽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革兰阴性大杆菌 ,可形成芽胞; B.有荚膜 ,其与该菌致病力有关; C.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D.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成分构成; E.临床可致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2.在抗菌免疫中 ,下列不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军团菌; C.布氏杆菌; D.伤寒杆菌; E.白喉杆菌; 3.菌毛作为致病因素之一的细菌 ,不包括

A.百日咳杆菌; B.淋球菌; C.炭疽杆菌; D.布氏杆菌; E.痢疾杆菌; 4. 关于鼠疫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鼠是重要传染源传播媒介; B.陈旧培养物中菌体可呈多态性; C.可通过鼠蚤传染给人;

D.临床类型有肺鼠疫、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E.病人为循环障碍 ,有"黑死病"之称. 5.下列细菌中不以荚膜为致病因素的细菌是

A.炭疽杆菌; B.布氏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白喉杆菌; E.百日咳杆菌; 6.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A.鼠疫杆菌; B.布氏杆菌; C.炭疽杆菌; D.莫氏立克次体; E.百日咳杆菌; 7.下列细菌中侵袭力最强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白喉杆菌; C.布氏杆菌; D.军团菌; E.流感杆菌; 8.布氏杆菌感染时 ,细菌可反复入血形成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9.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A.芽胞; B.荚膜; C.鞭毛; D.血浆凝固酶; E.链激酶; 10. 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 ,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A.波浪热; B.结核病; C.伤寒; D.破伤风; E.肉毒中毒; 11. 分离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患者标本是

A.血液; B.粪便; C.尿液; D.痰; E骨髓; 12. 培养布氏杆菌应接种于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罗氏培养基; D.肝浸液培养基; E.吕氏培养基; 13. 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

A.布氏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破伤风杆菌; E.炭疽杆菌 14. 菌体呈卵圆形 ,两端浓染的细菌是

A.炭疽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结核杆菌; D.鼠疫杆菌; E伤寒沙门菌; 15. 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与一般外毒素的区别是

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B.不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 C.免疫动物不能产生抗毒素; D.由质粒控制; E.菌细胞裂解或自溶才能释放; 16. 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

A.鼠蚤; B.鼠虱; C.恙螨; D.蚊; E.蜱; 17. 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梭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炭疽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18. 青霉素串珠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肉毒梭菌; C.产气荚膜杆菌; D.炭疽杆菌; E.白喉杆菌; 19. 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是

A.革兰染色阴性; B.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C.有异染颗粒; D.内毒素致病; E.对磺胺敏感

20. 关于白喉毒素 ,错误的是

A.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B.完整的白喉毒素分子无酶活性; C.A片段具有酶活性 ,作用于延伸因子2 ,最终使细胞蛋白合成受阻;

C.B片段在具有酶活性的同时 ,协助A片段进入细胞; E.B片段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的主要部位;

21. 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的特点

A.白喉棒状杆菌是棒状杆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白喉的病原菌; B.白喉的传染源包括白喉病人和带菌者;

C.白喉棒状杆菌侵入鼻咽部粘膜生长繁殖; D.白喉棒状杆菌在局部繁殖后入血; D.白喉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的窒息;

22. 关于锡克试验 ,错误的是

A.可用于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状态; B.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是本试验的理论依据; C.在使用白喉毒素的同时 ,用无毒力白喉毒素作为对照; D.阳性反应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无免疫力; E.假阳性反应说明机体对白喉棒状杆菌无免疫力 ,但有超敏反应; 23.使用白喉抗毒素 ,错误的是

A.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B.发现过敏者 ,应进行减敏疗法; C.可用于紧急预防; D.可用于治疗; E.用于治疗必须早期足量; 24.绿脓杆菌的特征是

A.专性厌氧; B具有周身鞭毛的革兰阴性菌; C.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菌液呈蓝绿色; D.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E.只引起创伤感染 ,较少引起败血症; 25.下列细菌中属条件致病菌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伤寒沙门菌; C.霍乱弧菌; D.绿脓杆菌; E.结核杆菌; 26.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27.百日咳杆菌由S型变异为R型是失去了

A.菌毛; B.芽胞; C.鞭毛; D.荚膜; E.微荚膜; 28.百日咳杆菌属于

A.假单胞菌属; B.奈瑟菌属; C.鲍特菌属; D.分枝杆菌属; E.棒状杆菌属; 29.目前预防百日咳主要采用注射

A.类毒素; B.减毒活疫苗; C.抗毒素; D.白百破三联疫苗; E.白百破三联疫苗和死疫苗均可;

30.百日咳免疫特点不包括

A.免疫力持久; B.可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C.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D.抵抗再感染的主要因素是SIgA;

E.母体血清IgG 可保护新生儿不受感染; 31.放线菌感染其脓液特征是

A.粘稠 ,呈金黄色; B.稀薄 ,呈血水样; C.稀薄 ,呈蓝绿色; D.稀薄 ,呈暗黑色; E.可见到硫磺样颗粒;

32.对放线菌的错误叙述是 A.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 B.引起内源性感染 C.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管 D.诊断可查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 E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再感染 四、问答题

1.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 2.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3.百日咳杆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各有何毒性作用? 4.放线菌属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何菌?怎样诊断鉴别?

第13章 棒杆菌属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16章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某些病原微生物既可感染动物,也可感染人类,且人类患病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动物。如布氏杆菌、炭疽等。

2.青霉素串珠试验:炭疽杆菌检测中,此菌可在0.05~0.5%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化,菌体肿大呈球形,似串珠,称为青霉素串珠试验

3.锡克(Schick)试验:是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用少量白喉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