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12专题(电力热综合)计算题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课题:电力热综合计算专题

复习目标:

① 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② 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 ③ 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

④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 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⑥ 熟记密度、重力、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和滑轮组规律的有关计算公式。 ⑦ 熟练运用上述公式或变形式进行力学综合计算。

⑧ 熟练运用电力公式进行综合计算,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电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电学力学综合计算。 难点:规范解题格式,单位要统一。 一、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

力学知识: 1. 密度公式 2. 重力公式 3. 压强公式 4. 浮力公式 5. 功的定义式

6. 滑轮组自由端拉力 滑轮组费距离公式 7. 机械效率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23所示是某型号的电动巡逻车。已知该电动巡逻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04

倍,某次巡逻时人和车总质量为1.0×10kg, 在水平路面上以1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min。(g取10N/Kg)求:⑴巡逻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⑵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__________N;

⑶若电动机把80%的电能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则此次巡逻电动机消耗了多少电能? 解:⑴t=20min=1/3h s=vt=15Km/h×1/3h=5km

⑵G=mg=1.0×10kg×10N/Kg=10000N,f=0.04G=400N

36

⑶牵引力做的功W=Fs=400N×5×10m=2×10J

W机2?106J6

=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电==2.5×10J ?80%答:(略)

图23 【例2】从2011年5月11日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

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 V,传感器电阻R2的电阻值

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2的电阻为80 Ω。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对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 V。求:

(1)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为多少?

(3)调零后,R1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 s,若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A,表明驾驶员醉驾,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例3】热水器的“能效比”是衡量热水器性能的指标之一.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新一代高“能效比”(“能效比”为热泵机组产出的热量与投入的电能

之比)的热水装置,其工作原理简化为如图所示.工作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空气的热迅速汽化,通过消耗

1

电学知识: 1. 欧姆定律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电功、电功率、

4.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5.焦耳定律

少量电能驱动的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并对冷水加热,使水温升高,达到制热水的目的.下表是某型号热泵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其中60L/h表示此热水器当进水温度为15℃,出水温度为55℃时,每小时可出热水60升.请你解答:

额定制热水量 60L/h

额定电压/频率 220V/50Hz

额定输入功率 800W

100L (1)60L水温度从15℃升高到55℃吸收水箱型号 的热量;

(2)此热水器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

(3)此热水器的“能效比” 100%(选填“>”、“=”或“<”).结合工作原理说明使用该热水器比电热水器节省费用的原因。

三、知识归纳小结:

电力综合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1)分析法(逆推法) 从所求量出发,根据一系列的公式、定律,最终和已知量联系起来,即所求量完全可用已知量来表示,将此分析过程颠倒即为解题过程.

(2)综合法(正推法) 从题目的已知量出发,根据一系列的公式、定律,递推有关物理量,最终得出所求量. (3)整体法: 将彼此独立的两个或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求解。

四、课堂练习:(见导学案课堂检测)

五、作业:中考总复习电力综合计算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梳理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知识:

1. 密度公式 2. 重力公式 3. 压强公式 4. 浮力公式 5. 功的定义式 6. 滑轮组费距离公式 7. 滑轮组自由端拉力 8. 机械效率 电学基础知识:

1. 欧姆定律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电功、电功率、 4.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5.焦耳定律 七、复习反思:

容易失分的因素:

1.未认真审题、看图,导致思路不清,误入圈套。

2.答计算题时乱套公式,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深入、逻辑混乱。

3.做题时物理单位不统一,对题干给出的条件不知如何取舍。解题过程只有数字运算,没有物理公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