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下载本文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人教版九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出师表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

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

科及为忠善者,

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

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

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

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

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

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

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

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

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

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

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4、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

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

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

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

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

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

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

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0KK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

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

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

另一种说法: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

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7、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8、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陛下之职分也。

9、简述“三顾茅庐”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

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

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2、①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②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

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例:赤壁之战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②例:霍去病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一、翻译句子: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

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

呢?)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走也是

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4、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

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7、此教我先威众耳(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

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

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

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几天后,(陈胜)

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

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关键问题

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史记》;司马迁

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会天大雨,道不通,

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4、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

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

之志哉

6、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

众的名言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四、分析: 分析第一段

1.既然是写陈涉,为何开头并举吴广的籍贯、表字?

体现吴广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

远大抱负,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3.第一段分几层,用"||"划出后,总结层意,并理出线索。 层意:年少时(鸿鹊之志)——服役后(谋划起义)——举大计后(据

陈称王)

线索: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 4.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

突出陈胜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